第485章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英雄(2/2)
次日,天明。
当何仪的首级以及刘辟等人撤退的消息传到北门,使者并没有多费唇舌,黄邵立刻向夏侯渊等人投降,谯县之围解除。
王猛素知袁术的性格,很大可能会报复在谯县的曹氏与夏侯氏。
原本历史中,已经称帝的袁术向陈王刘宠求取粮草,直接被陈国国相骆俊拒绝。
袁术非常愤怒,暗中派遣曾经谋害曹操父亲与弟弟后,投靠自己的张闿为刺客,假借因私事而路过陈国,趁机刺杀了陈王刘宠与国相骆俊。
陈王无后,封国国除,陈地因此陷入混乱之中长达数年之久。
王猛见到夏侯渊等人因为不战而胜,兴奋不已,上前建议道:“虽然汝南贼寇投降的投降,逃跑的逃跑,但是谯县乃豫州的地盘,我们作为兖州刺史的军队是不能在此驻扎的,需要尽快返回兖州,以免落人口实。
这次汝南贼寇进犯谯县,实乃袁术暗中指使,目的自然是为了梁国与沛国。
如今我们粉碎了对方的阴谋,袁术必定怀恨在心,很可能会暗中对你们曹氏与夏侯氏不利,不如暂时将族人们迁到东郡,等到将来谯县被我们占据后,再将族人们迁回故地即可。”
“这……此事不是我能决定的,我需要与子孝(曹仁)、子廉(曹洪)一起进入谯县拜见我们夏侯氏与曹氏的族老们,必须经过他们的同意,才能将族人们迁到东郡。
只是他们皆是一群老顽固,人老了,讲究落叶归根,未必愿意背井离乡,前往东郡。”夏侯渊无奈的摇头说道。
“此事易耳!只需如此如此……”王猛贴着夏侯渊的耳朵低语道。
“哈哈,此计大妙,只需要留下一些下人们看守祖宅即可。”夏侯渊大喜的说道。
…………
梁国,睢阳县。
前去京城的使者已经返回,带来了当今陛下的圣旨。
命令兖州刺史曹操出兵平定谯县叛乱后,立刻返回兖州,不得在谯县以及沛国逗留。
“看来陛下与朝中重臣也怕孟德以出兵剿匪的名义,趁机占据沛国与我们梁国啊!”梁国国相赵琰喃喃自语道。
“不仅如此,朝中重臣甚至以曹孟德不尊皇命,擅自出兵,脑后有反骨,将来必定会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为借口,建议陛下更换兖州刺史……”使者犹豫半晌,还是开口说道。
“哦?竟然有此事,不知是哪位朝廷重臣?”赵琰好奇的问道。
“司徒黄琬!”使者脱口而出。
“竟然是他,看来孟德与黄司徒的关系不怎么好啊,不然对方不会如此针对他了,毕竟孟德作为兖州刺史,现在已经手握重兵,不是羸弱的朝廷想换就能换的了!”赵琰长叹一声道。
曹操与黄琬的过节是在对方担任豫州牧期间,正好董卓进京后,掌握了朝中大权。
曹操见到董卓的暴政,非常失望,弃官而去后,返回家乡谯县,开始散尽家财,召集义兵。
当时谯县正是豫州牧黄琬的治所,他对举义兵的曹操非常不满,准备进行镇压之时,王猛立刻劝说曹操前往陈留招募义兵,才幸免于难,他们的过节也就此结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