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过卫国(1/2)
重耳确定了战策,宣布准备车马粮草,全军待命。
他安置好后宫夫人妃妾,分派了朝中政事。
一切准备就绪,他亲自穿上战袍,率领着三军六卿,战车八百乘,大军二十万,一路南下,过卫国,直接去打曹国。
重耳咬牙切齿,当年偷窥一仇,是时候报了。
这次出兵,最主要的还是针对曹国,曹宋二国相距不远,攻打曹国能够最大的程度上救下宋国。
正如许多年前重耳穷困潦倒到达卫国城下,想要从卫国得到补给一样,重耳的大军若是想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曹国的话,就需要向卫国借道。
夜色将至,重耳命大军安营扎寨。
操练多年,终于等到建立功勋的时候,士兵们都很兴奋。
末等兵负责搭建休息屋,后勤部队开始生火做饭。
主力部队分为三波,一波周边巡视,一波护守战车装备,另外一波短暂休息。
一切都井然有序。
重耳所居住的棚内,此时随军出征的六卿都围坐在一起。
“从卫国境内而过,以此渡过黄河,是目前来说最优的路线。”狐偃指着铺开的中原舆图,分析道。
重耳顺着狐偃的手指看过去,点头,“的确。今日时辰已晚,大家先好好休整,明日一早,栾枝,你进城与卫公商议借道一事。”
栾枝便道:“臣领命。”
狐偃若有所思,曾经流亡的那些年里,狐偃综合局势分析过,中原大地上有谁会礼遇重耳,当时猜到卫公之时,以为卫公会接见,不料却分析错误了。
“大王,卫公不一定会借道于我们。”狐偃道。
狐偃还没说到理由,中军将却榖突然爆发了难以忍受的剧烈咳嗽。
重耳担忧地看过去,等了好一会儿,却榖才止住咳。
此时的却榖已是满脸通红,他抱歉地对重耳道:“臣对不住大王。”
重耳摇摇头,“怎么回事?”
却榖道:“老毛病了。大王不必管臣。”
重耳便又回到正题,“若是不借道,与我们来说无非就是多绕了些路,不过却是一个很好的可以攻打卫国的理由。”
“寡人还在想,若是他就那么干脆的借了,我们再打他多过意不去。”重耳笑了笑,尽显掌兵者的狡诈。
先轸也笑,像只老狐狸。“既是这样,臣便略施小计,促成这个结果吧。”
计划已定,重耳散了众人。
却榖最后一个离开重耳的棚子。
重耳见却榖脚步虚浮,眉头微蹙。
想起这行军一路,却榖所表现出来的虚弱,重耳心里升起不好的预感,他想了想,提笔写了个调令,吩咐最快的骑兵将调令送到晋国。
次日清早。
栾枝作为大晋的使臣前往卫国王宫。
此时晋军已经兵临城下,得知栾枝的来意,卫国朝堂之上也意见不同。
胆小怕事的先说:“重耳今时不同往日,晋国如今势大,咱们卫国比起这些大国来本就没有什么对抗之力,不如就此附了晋国,好歹能得他庇佑,至少能保证卫民不受战乱之苦。”
胆小鬼刚说完,立马就遭到了群轰。
“保证?你拿什么保证?”
“就是!背离楚国依附晋国?你说的那么容易,你是不知道他晋国的大军为何会在我们的城下?起因不就是宋国背楚附晋惹恼了楚国,楚国攻打宋国,那宋国好歹也是称过霸的,坚持了这么久,哪里又能打过楚国呢,这才向晋国求救。”
“是啊,这重耳好不要脸,他以为他这一招旁人就看不出来吗?说什么报曹公羞辱之仇,不就是不想跟楚国硬面对抗,才想攻打曹国,想以此让围宋的楚军退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