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哈哈,果然是公认的二愣子公子长青。(1/2)
“这小子!”
赢政气的一掌直接拍在御案之上,将上面的笔墨纸砚全部扫落下去。
然而此刻的赢政,却丝毫没有顾忌自己手上沾到的墨迹,而是在为赢长青着急不已。
“这小子,取得了两次胜利,就开始不拿匈奴人当回事了!”
“虽然匈奴人确实是受到了重创,但是头曼的中军主力,依旧是实力雄厚,拥有着多达十余万的骑兵。”
“而这小子,不过是一千人而已,就算是再有本事,还能以一敌百不成?”
“胡闹,完全是在胡闹!”。
“快,传令蒙恬,不管他用什么办法,都要把长青这小子安全带回来!”
赢政咆哮道。
原本满怀的喜悦,此刻也变得紧张无比。
这可是他等待许久,好不容易才选定的储君啊。
要是出了什么意外,那大秦,岂不是又后继无人了?
以嬴政此刻的年纪和身体,就算是想要再生几个,重新培养,都根本来不及了啊!
这种得到之后,很有可能又要失去的加倍痛苦和焦虑,让一向镇定自若的祖龙赢政,都有点承受不住了。
“陛下,咸阳城距离上郡至少有千里之遥,只怕圣旨传到之时,战斗都已经结束了。”
“不过以公子长青的领军之能,就算是不能取胜,想必也是可以安然返回的!”
王翦小心翼翼道。
“希望如此吧!”
嬴政长叹了口气,再次坐回了龙椅之上。
蒙毅内史腾等人对视一眼,眼中也都是浮现起担忧之色。
唯独王绾等人,一个个心中暗喜。
哈哈,果然是公认的二愣子公子长青。
明明都已经偷天之幸,取得了连续两次对匈奴人的大胜,将那头曼都赶回大草原,马上就要成为大秦名将,太子之位也几乎到手了。
结果自己偏偏不满足,非要去头铁追杀头曼,把自己再次陷入险境。
俗话说得好,事不过三,匈奴人就是再傻,连续两次被夜袭之后,肯定也有了防备。
没了这个最大的优势,就赢长青那一千人,在十余万匈奴主力面前能发挥什么作用?
纯粹就是去给匈奴人送菜的。
一比一百的极度数量劣势,再加上匈奴人已经彻底被之前的失利气到暴走,赢长青是绝对不可能逃得掉的。
就算是运气好苟活了下来,也必然会成为匈奴人的俘虏。
到时候就算是陛下顾念父子之情,将其赎回来,赢长青也绝对不可能有成为太子的机会了。
要知道,大秦以军功爵位制度立国,最是注重武勇和气节。
打了败仗,都要遭受所有秦人的嘲笑,更别提还被生擒了。
再加上赢长青原本就狼藉的声名,只怕是连公子都当不成了。
没了公子这层身份,以赢长青的仇家满天下,到时候只怕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没了退路的赢政,也只能无奈选择扶苏作为大秦的加班人,他们恢复分封制的企图,依旧可以实现。
甚至都有人开始想着夜长梦多,是否要多找点冠冕堂皇的理由,劝说始皇帝把扶苏的太子之位确立下来了。
若不是在朝堂之上,赢政又脸色铁青,王绾都想大笑三声,放肆庆祝了。
果然,二愣子还是二愣子,绝对是扶不上墙的。
那赢长青,就算是偶尔战神附体,也无法拯救先天的缺陷。
未来,还是属于我王绾的。
朝堂的气氛,越发凝重起来。
始皇帝也无心继续过问他事,干脆挥了挥手,直接宣布散朝。
朝堂重臣们,也是一个个心事重重,年纪最大的几位,甚至直接瘫坐在了原地。
许久之后,一干重臣们才分成数波,离开了朝堂之中。
千里之外,阴山之畔。
“殿下,头曼的中军主力已经过了九原,最多再有半日,就可以抵达这里了..。”
负责侦查的灌婴一脸兴奋地飞奔而来,拱手汇报道。
“很好,继续盯紧头曼的主力,有动静随时汇报!”
赢长青满意地点了点头。
果然不出自己所料,在连续损失了五万以上的精锐之中,头曼再也不敢在中原待下去了。
毕竟匈奴总人口才刚过五十万,一次损失一成以上,绝对是伤筋动骨了。
要不是头曼是匈奴王国的创立者,威望甚高,只怕早已经被人轰下单于之位了。
而且蒙恬的坚壁清野工作,做的确实相当到位,匈奴人劫掠失败之后,军中的粮草,已经濒邻断绝了。
根据俘虏交代,如今匈奴军中,小一点的部落,都已经开始杀马充饥了。
以草原人对于马匹的重视程度,不是到了实在没办法,是绝对不会行此举措的。
而且匈奴骑军,不只是人,几十万战马,每日也需要消耗大量的草料。
一人多马的优势,在这个时候,反而是变成了沉甸甸的累赘。
再不撤,一旦彻底断粮,军中估计就要哗变了。
就算是头曼能强行镇压下去,也必然再次元气大伤。
而且别忘了,大草原上还有东胡和大月氏两群正在舔舐伤口的豺狼。
一旦匈奴大败的消息传回,想必这两个部(的得赵)落,肯定不会放过复仇良机的。
在这局势下,头曼就算是再有野心,再不服气,也不得不考虑后撤了。
而这一动,就给了赢长青全歼匈奴来敌的机会几。
赢长青顿时信心满满,开始仔细谋划起来。
很快,一道道命令就随着传令兵发出,一千玄甲铁骑,还有从武州县召集的一万余青壮,就热火朝天的忙碌了起来。
虽然面临的对手,是他们总人数的十余倍,可战之兵比例更是超过一百比一。
但是只要看着那位长身而立的高大身影,所有将士百姓的心中,都是充满了必胜的信念。
屡次奇迹般的大胜之后,所有人,早已经被嬴长青彻底折服。
能跟着公子殿下杀匈奴,就算是战死,也足以光宗耀祖,这辈子值了!
大河之畔,一支长长的骑兵队列,正在急速行军。
看着那熟悉无比,象征着大秦和草原分界线的阴山山脉,匈奴大单于头曼,忍不住感慨万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