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9章 他们冤吗?(2/2)
满门上下不留活口?
听到这里,萧何一惊。
族诛通常情况下是只杀成年男子的。
女子充入教坊司,小孩与老人就留在争议之地。
可现在,刘邦竟然要将小孩与老人都一个不留的宰了。
“陛下,这是否有些太过残忍了?”
“那些小孩与老者是无辜的呀,他们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
“此番罪责若是牵连到他们,牵扯未免太广了,定然会有所冤屈啊。”
另一方面,也是萧何对那些地方的百姓并不认同。
甚至隐隐还更偏向于他们是蛮夷。
为了蛮夷而下令族诛,纵使不心疼那些官员,不心疼那些老幼妇孺,却是心疼刘邦的名声。
好不容易积攒的仁义之名,这一轮杀下来可就真的不剩多少了。
然而在刘邦看来,却完全不是这么个意思。
冤屈?
听到这两个字,刘邦的眼神都越发的凶狠起来。
你跟乃公说冤屈?
被他们剥夺民脂民膏的那些百姓,他们不冤吗?
从前他们只是蛮夷,在他们自己的国家无论如何被剥削都无所谓。
可在韩信将其打下来之后,将那片土地纳入汉土,将他们纳为汉民之后,他们就是我大汉子民!
“他们冤吗?”
“萧何,你觉得那些富家小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觉得那些富家公子彬彬有礼。”
“你觉得为了一帮蛮夷的委屈而断送了他们的命不值是吧?”
“你觉得他们之中有人或许能够成长为我大汉的支柱是吧?”
接连的几个问题将萧何给问懵了。
他不明白刘邦问这个的意义何在。
犹豫片刻之后,他只能跟随自己本心的点点头。
他的确就是这么想的。
蛮夷即便教化,也绝非一代人之功。
想让他们之中诞生人才,恐怕再快也得是三五十年之后了。
相比于那些偏野乡民,显然这些出身书香门第之人更有机会出现有能力治理一方的人。
在通常情况下,这种亲族犯事,定然都是数代之内不会被允许入朝为官的。
但当下显然是特殊情况。
在萧何看来,就该特殊对待才是。
哪怕那些官员们在偏远之地胡作非为,将他们斩首示众也就是了。
有这样的教训在前,后来者应当都会无比小心,短时间内都不会再敢去伸这个手了才是。
“他们只要有悔过之心,有恐惧之心,且还有才的话,那就应当是能用的才对。”
“毕竟他们是无辜的。”
可刘邦好像并不是这个想法。
甚至于,他的想法恰恰相反。
“他们从来都不无辜。”
“你好生想想,他们还能维持那富家公子小姐的生活,是因为什么?”
凡从其中受益者,有一个杀一个,在刘邦看来,绝无半分无辜!
如果真的无辜,那现在就不该住在那高门府邸之中,而是如百姓一般住在寻常瓦房里!
他们吃的、穿的、用的,哪一样不是从他人身上榨取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