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大唐气象 > 第311章 京畿三帅闹关中(1)李茂贞贪心不足

第311章 京畿三帅闹关中(1)李茂贞贪心不足(1/1)

目录

文德元年(888年)三月,唐昭宗李晔即位。

李晔见证了唐僖宗在位时政令不行,威望渐衰的全程,有恢复大唐荣光的志向。

上任后,他费尽心思赶走了左右朝政的权阉杨复恭,逼迫杨复恭投奔干儿子、山南西道节度使(治所陕西汉中)杨守亮,以兴元(陕西汉中)为据点苟延残喘。

景福元年(892年)正月,长安周边的三位主帅,凤翔节度使李茂贞、邠宁节度使(今陕西咸阳彬州)王行瑜、镇国军节度使(今陕西渭南华州区)韩建联名上表,请求讨伐叛臣杨复恭、杨守亮,并推举李茂贞兼任山南西道节度使。

李茂贞,原名宋文通,保定蠡县人,出自博野军,因剿灭黄巢有功进入神策军。光启二年(886年),随唐僖宗驻跸兴元(陕西汉中),在大唐峰(陕西略阳东南)击退追兵护驾有功,官拜武定军节度使(陕西汉中洋县)。光启三年(887年),击败并斩杀了冒犯唐僖宗的凤翔节度使李昌符,当上了毗邻长安的凤翔节度使。

李茂贞崛起于乱世,又长期在禁军任职,亲眼目睹了大唐皇室的昏聩懦弱,以及高官显贵的贪婪腐朽,早已不把朝廷放在眼里。随着大唐国力日蹙,李茂贞的野心也水涨船高,企图趁着世道混乱,借机扩张地盘,为将来逐鹿天下积累基础。

山南西道连接蜀地与关中,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占据此地,向东便可效仿刘备割据川蜀,向西则可越过潼关横扫关东。

聪明的昭宗看透了李茂贞的心思,只因皇权势微不好拒绝,只得下诏调解,令三镇休兵缓战暂停争端。

诏书是皇帝意志的直接体现,国力强盛时哪怕万里之遥,片言只语也会迅即落实。反之,就是废纸一张!

李茂贞见昭宗不给面子,拉上王行瑜直接攻打兴元(陕西汉中)。同时给宰相杜让能、神策军中尉(宦官担任)西门君遂各写了封信,将朝廷百官从上到下臭骂了个遍。

昭宗的性格有些类似太宗、宪宗,很有些脾气。看到李茂贞无礼不禁大怒,立刻召集宰相、谏官商议对策。因朝中许多宦官与二镇勾联极深,宰相们担心所说之话会传到李、王那里引来杀身之祸,都互相观望着没人敢发表意见。

正在气氛尴尬之际,前宰相牛僧儒的后人、给事中牛徽出班发言:

“万岁,先朝多难,茂贞立有护驾大功。当前,叛阉杨复恭的几个义子倚仗兵力沆瀣一气,茂贞等决意征讨,也是出于嫉恶如仇,只是他不应擅自出兵。近闻他进攻山南时多有杀伤,陛下倘若不把节度使授予茂贞,让他用大唐律法约束军队,山南百姓恐怕就要被杀光了!”

这话讲的很明白,既然挡不住,不如送个顺水人情!

昭宗思忖片刻也只能如此,于是任命李茂贞为山南西道节度使,令他率军进讨杨氏父子。

七月二十七日,得到朝廷委任的李茂贞火力全开,接连攻陷山南西道所属凤州(陕西宝鸡凤县凤州镇)、兴州(陕西汉中市略阳县)、洋州(陕西汉中洋县),全部派他的子弟前往镇守。

八月三十日,李茂贞攻克山南西道首府兴元(陕西汉中),杨复恭向南逃奔阆州(四川南充阆中),李茂贞遂表荐自己的儿子李继密代管兴元。

全盘接手山南的李茂贞仍不知足,又将眼光瞄向了西边的东川(治所梓州,即四川绵阳三台县)。

东川节度使顾彦朗刚刚病逝,由弟弟顾彦晖暂时代掌军府。顾彦晖与西川节度使(治所成都)王建有过节,李茂贞想要拉拢顾彦晖加入自己阵营,便主动向朝廷替顾彦晖申请到了节度使任命。

接着,又派李继密出兵梓州声援顾彦晖,结果在利州(四川广元市利州区)被王建打得大败,顾彦晖不得已求和,王建逼他与李茂贞断交,这才撤军而去。

景福二年(893年)二月,李茂贞见王建格局已成,麾下精兵猛将如云,再无向西发展的可能,便向朝廷申请兼任山南西道、武定军(治所陕西汉中洋县)、凤翔(治所陕西宝鸡凤翔区)三镇节度使。

朝廷当然不愿让李茂贞做大,就打了个折扣,将他任命为山南西道兼武定军节度使,又从东川划出果(四川南充)、阆(四川南充阆中)二州交给武定军,同时让宰相徐彦若出任凤翔节度使,用以制约李茂贞。

李茂贞怎肯失去凤翔这块毗邻国都的宝地,拒不奉诏!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