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5章 舆论场初具规模!(2/2)
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农民不仅学会了基本的读写能力,更是惊喜地发现,如果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或投稿,不但能够获得极高的声誉和他人的敬重,而且还有颇为丰厚的稿酬作为回报。
如此一来,利益驱动之下,人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进而催生出一系列全新的事物,清贵的职业撰稿人。
通过报纸这个媒介,越来越多的南梁人了解到大秦国内独特的统治方式,无论是工人、农民还是商人,都拥有监督和检举当地官员的权利;也有与之对应的义务,而对于更高层级的官员,则设有专门的御史台负责监察。
这样一种前所未有的统治模式,高度的参与互动方式,一开始令南梁民众感到难以置信。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当类似的信息反复传播,他们的态度也逐渐从坚决不信转变为将信将疑,也开始尝试改变自己的命运。
终于,当南梁地方官员和豪门世家,再度肆无忌惮地欺压百姓之时,长久以来积压在人们心中的不满情绪,如同火山一般喷涌而出。
此时,那些已经知晓大秦统治方式的南梁平民,不再选择沉默忍受,而是勇敢地拿起手中的笔,借助报纸这一平台,揭露地方官员和豪门的恶行,呼吁公正和平等。
一场关于公平、正义与权力的较量就此拉开帷幕……!
他们身单力薄,而且并非秦国人士,在这强大的大秦帝国之中,显得如此渺小与无助。无奈之下,他们唯有选择借助大秦报纸这个平台,来倾吐心中的苦楚和哀怨。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大秦的工厂和商铺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与之相伴的大秦报纸也得以广泛传播开来。
那些身处工厂中的工人们所撰写的报纸内容,更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散至各个角落。其中,最先引发众人关注的便是南梁工人,那令人心碎的悲惨遭遇。
或许起初,南梁工厂里的工人们仅仅是把自身的不幸,当作一部纪实小说来书写,试图通过获得些许稿酬以增添微薄的收入,与此同时也能够抒发内心积压已久的苦痛。
毕竟,此类稿件往往能够吸引更多读者,从而提高报纸的阅读量不断攀升,进而为投稿人带来丰厚的经济收益。
当然,这些文章未必完全源自投稿人的亲身经历,但可以肯定的是,每一个投稿人都堪称是,这段苦难经历的亲眼见证者。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些文风直白且充满亲切的代入感文稿,在南梁当地并未激起太大的波澜,反应可谓平淡无奇。
可当它们流传到北方之后,却犹如巨石入水,瞬间掀起了一场惊天骇浪。大秦的工会组织得知此事后,毫不犹豫地直接介入其中,并向大秦官府施加压力,要求其采取行动改善南梁工人的艰难处境。
尽管大秦官府对于南梁之事多少有所耳闻,并且对那里工人的困苦境遇也表示出一定程度的同情,但出于种种考虑,他们并不愿过多地插手干涉这件麻烦事。
可现在工会做为大秦有数的大组织,也出来为工人讨公道,这就让大秦官府不得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