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神尊只爱他的剑【因与果】(59)(1/2)
乾清门的弟子多信缘分,缘来则至,缘尽则往。
秦钰本因一句“或有隐情”而停留,却不想这其中还有乾清门弟子临终前指路的缘在。
虽有感慨,秦钰却是面色未变,但心里却明白,此事缘至此,他已不可能再抽身不管。
听罢始末,余光在上官辰身上一落,秦钰倒是觉得言黥封不信仙音宫阙和紫衍天极,未必没有他的道理。
算计是人求生的手段,但若太过精于算计而遗落本心,就是本末倒置的取死之道了。
本不打算与上官辰深交,秦钰也就没多话,收回视线,听上官夕继续讲解言黥封的当前情况。
上官夕也没隐瞒他们当时在城中布阵设局,驱赶言黥封到那座城池附近,想瓮中捉鳖的打算。
当然,她也再三向秦钰保证,已经做了万全之策,不会影响到城中无辜百姓。
但事实却是,他们随行保护的长者,修为不够,并没能对危机有很好的判断,没注意到鬼哭之声对城中居民的影响,更让上官夕落入险境。
许是也知道自己的保证站不住理,上官夕又向秦钰道了谢,说起当日更为具体的情况。
当时,言黥封已经被他们追捕多时,孝幡之中的怨魂不得出来缓解痛楚的机会,更催发怨魂的凶戾嗜血。言黥封一身血衣,乃是他以自身血肉平息怨魂嗜血渴望而导致。
也是因为他们多番缉捕,发现言黥封没有作恶之心,且对怨魂有所护持,甚至不惜性命,所以察觉事有蹊跷,便一心只在抓捕,不曾设下杀阵。
但言黥封拒不受捕,也让他们为难。
事情到底出在天启王朝,不管是为了天启颜面,还是为了天启百姓,他们作为皇室之人,绝不能坐视不管。
“说来,也是我们疏于对王朝中百姓的关怀,才酿成此等悲剧。那日我受怨魂哭声破音修功法,遭反噬临身时,也亲历了怨魂们的痛苦,窥得几分怨魂们的记忆,心下悲恸不忍,导致道心不稳,才会陷入心魔境中。”
上官夕叹息着解释一二,“不过,倒也因此,让我得以能证实言黥封所言不假,他确是为了村民往生之道而奔波。”
“当日道心受扰之下,我曾有心放他离去,但醒来后仍觉得,此事既然出在天启王朝,而王朝受仙阙和天极庇佑,不该依他去劳烦乾清门。所以探得因果后,便前来闲渔城,想往秘境寻求解法。”
“奈何秘境是假,只能求助前辈。那日剑灵前辈解我心魔劫难,今日又见前辈开往生大阵,超度被邪灵所害的生灵往生。想来,言黥封所求之事,剑灵前辈当也能解。”
上官夕说了诉求,也隐晦问起拂晓去处,“只是现在不见剑灵前辈,可是剑灵前辈在海底消耗过甚?若有我等能帮得上忙的,前辈但说无妨。但凡有晚辈能帮得上的,赴汤蹈火,绝不推辞。”
“你帮不上。”
对于上官夕的示好,秦钰同样简短地拒绝,没说拂晓情况,但也没说不帮她这个忙,“请直说言黥封当前的情况。”
见示好多次被拒,上官夕对秦钰的态度有了底,也不再多浪费口舌在套近乎上,言简意赅地说了言黥封的情况,“当日言黥封受追捕,一时压制不住怨魂凶戾被邪气反噬己身,行为失控。幸得剑灵前辈一剑,唤回他的灵智。虽受重创,但免于走上不可回头的不归路。”
“只是他封存村民魂魄的法器也同时被毁,情急之下,纳村民怨魂入体,以自身魂血滋养,但也快承受不住噬魂之苦,神智渐趋混沌,若再得不到解决,怕是要克制不住邪术带来的邪性,将村民残魂蚕食。”
说到此,上官夕的神色凝重了几分,“仙阙尚不对其处置,便是因为他不曾妄造杀业,善心尚存。可如果他吞食了村民的魂魄,彻底丧失人性,沦为噬魂邪魔,为苍生计,必留他不得。”
曾以自身灵魂力量温养拂晓残魂,秦钰自然知道灵魂力量缺失时,对心神的摧折。
他与拂晓之间尚算得平和,拂晓不会过多汲取他的灵魂力量,甚至会在他支撑不住时以自身魂力反哺,但言黥封所养的怨魂,却是无时无刻不在啃食他的灵魂,乃至血肉。
那般苦痛,非常人能忍受。
当日言黥封纳魂入体,秦钰是亲眼看见的。
他为了拂晓的事,阅览魂术相关的典籍众多,邪修的功法也曾看过,自然认得出言黥封所用的虽然是鬼修吸魂炼魄之法,但却以自身魂力相护,调转功法中的主从,让自己成了被消耗的那个。
这也是让秦钰难以对此事放手的原因之一。
本是萍水相逢,但似乎有太多相似。
秦钰不保证这事靠自己能完全解决,但这时候显然不适合去打扰拂晓,具体该如何,等见过言黥封再做打算不迟。
仙音宫阙与闲渔城同在天启王朝境内,仙舟行了两个时辰就到达了目的地。
上官夕为秦钰引见了仙音宫阙的阙主。
仙阙阙主见了秦钰却是一怔,莞尔道了句,“真是多年未见了。”
算起来,仙阙阙主跟秦钰能算平辈。当年秦钰初入乾清门时,秦阳昇的论道讲法上,两人还就道法以两派理念做过辩论。
后来秦钰主事,两宗往来,各为宗门栋梁,自然接触不少。仙阙阙主算是秦钰为数不多的宗门外的好友。
“我还以为你不会出山。”
曾经的仙阙阙主常跟长辈,或带着后辈,往乾清门参与乾清门举办的盛会,也曾邀秦钰往仙音宫阙与会,但向来作为乾清门代表往其他友宗的,都是秦钰的三师弟。
久而久之,他们这些友宗主事人都有了共识:秦阳昇的徒弟各个都有怪癖,各司其职。
闭关不出,主修行,以实力和铸炼技术闻名的大徒弟,不仅不轻易离开乾清门,连闭关的山头都很少出;主事的二弟子总管宗内大小事,是原本乾清门的大长老的接班人,没见出过山门;最善言谈的三弟子负责对外交流,维护各宗关系,不能说不下山门,但基本都在山头转悠,不是在这家山头,就是在那宗洞府,说是离不开灵气浓郁之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