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9章 知行合一符合大秦(2/2)
因为王明阳的心血虽然是后世儒家的巅峰,却不为儒家臣所重视,也没有推行,只是在王明阳活着的时候闪耀了一下,
随后就沉寂了下来,消失不见,并没有被推行,也没有被后来的各个朝代的朝廷所认可。
而秦风现在所在大秦却非常符合这一种理论。
以前的时候,秦风粗略的讲过这一种理论,虽然也引起了一些轰动,不过没有这一次轰动大。
因为这一次秦风阐述的非常的详细,可以说是成体系的介绍。参加的人都有百家的君子,他们被秦风这种高深的理论所震撼,都拿起小本本全部记记了下来。
唐姑果和谢子西高兴地合不拢嘴,这就是他们墨家的经典呀,添加到魔晶里面,。把巨子以前讲述的这理论重新完善丰满一下,把它奉为咱们墨家第一经典。
于是乎,墨家的人开始整理,甚至把秦风说道每一句话全部记录下来进行整理。原封不动的存在了墨经里面。
秦风也没有想到自己讲的这一个理论会引起这么大的波澜,他只是知道这种理论在现在的大秦非常实用,知行合一将会成为大秦的核心。
他提出了这种核心,至于说下面的人们怎么解释怎么发展他就没有管。
讲完之后。秦风坐上了北去的列车。
这一次列车上所有的老功勋们全部都跟着秦风走了,零零总总下来足足有2000多人。
有的是在内阁任职,有的闲赋在家含饴弄孙修身养性。这一次全部被秦风聚拢了起来,全部给带走了。
经过尉缭提醒之后,秦风也怕李由、陈平这些个家伙真的下手。
自己高高兴兴去一趟北方,回来的时候很多熟悉的老面孔没有了,那就真的尴尬了。
秦风有一个独立的车厢,车厢是标准的运兵车,宽4米,高4.5米,长25米。只是不过秦风的车厢比较豪华。
跟在他身边的赵寒秋还有暗卫,以及他年轻时候的那些护道者。
这些人虽然随着秦风的成长,已经对秦风的保护作用不怎么太大了,不过秦风到哪里也是带着他们。
而且这些人还是习惯处在隐蔽的地方,所以整个车厢看起来还是空空荡荡,似乎没有人。
但是只要有人进入这个车厢,都能够看到这个车厢里面恐怖的气息,给人一种无形的压力。
即便是像王翦那样身经百战的将军也有一些不适应。
现在王翦、尉缭的修为突飞猛进,一个是他促进了大秦的移动,大秦的国运对接天籁。
再有就是秦风天使安排他们去过昆仑墟,在昆仑墟,王翦和尉缭厚积薄发,全部都步入了神人的境界。
可是即便他们是神人的境界,在秦风所在的这节车厢也感到了隐隐的威压,有些不自然,有些心慌意乱。
而且凭他们的能力,竟寻找不到秦风所在车厢里面有什么人存在,虽然他们知道肯定有暗卫,可是就是找不到。
也正因为如此,这两个人感到心虚。
那么跟着秦风的这些暗卫的修为境界应该比他们高,这才是他们所吃惊的地方。
秦始皇作为始皇帝,有自己的暗卫,秦始皇退位之后跟随秦始皇的暗卫也就跟着秦始皇走了。
也就是说秦始皇把他的班底全部从咸阳宫撤离了出来,给秦风腾出了地方。
跟随在秦风身边的这些人,都是秦风实实在在的班底,而秦风现在在位也不4年,现在已经有了这么强悍的班底,这能不让人恐惧吗?
秦风和尉缭弈棋,尉缭因此走错了很多路,而王翦也有一些心神恍惚。
反而是王绾兴致却非常的高,因为它的修为低,反而感应不到。
“尉老弟,你这弈棋的水平越来越不行了。我记得前几天的时候,你和陛下弈棋还棋逢对手,虽然说每一回都输了,但那一次都没有这次输的这么惨。”
尉缭哼了一声说道:“你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
秦风把黑白子撒在棋盘上说道:“现在咱们的尉缭王爷心绪不宁,咱们弈棋也就没什么意思了。”
尉缭也能找台阶下,说道:“陛下明鉴,我也正在思考陛下所讲的知行合一。所以有一些心不在焉了,还望陛下恕罪。”
秦风说道:“你一个兵家神人,学这个有什么用?”
尉缭说道:“陛下是大秦的皇帝,这个理论对于哪一个学派都有用。这是一个大的理论,涵盖的方面非常的广。
无论对于治理国家,还是军队,还是修行,都是至理名言,都是一个理论的高峰。”
秦风笑道:“没有那么夸张,我只是偶然心血来潮,讲了一些大道理而已。这也是为咱们出行壮声色,也是为咱们向北巡游找一个理由。
咱们不能只是局限于咸阳城,在朝堂上坐着高谈阔论,要务实而不是务虚,
要想务实必须了解整个大秦的情况,到老百姓当中去,了解他们所需要什么。咱们这些人才能够制定相应的策略。
咱们这次时间宽裕,不只是去北海,可能还需要沿途到下面调研去。
所以咱们第1个要到达的地方在百里之内,我们下车去到乡间里头去看一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