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 > 第七百三十七章 淮西党很苦恼,朱标很满意(求订阅!!)

第七百三十七章 淮西党很苦恼,朱标很满意(求订阅!!)(2/2)

目录

为首的淮西党重臣李尚书,年过五旬,平日里总是红光满面,一副志得意满的模样。可今日,他的脸色却阴沉得能滴出水来,眉头紧锁,眼角的皱纹似乎比往日更深了几分。他的目光不时扫向站在文官队列中的欧阳伦,眼中隐隐透出一丝怨毒。

站在李尚书身后的王侍郎,年纪稍轻,平日里以能言善辩著称。可今日,他却低垂着头,双手紧握成拳,指节因用力而发白。他的脸色苍白,额角甚至渗出了细密的汗珠,显然心中极为不安。他的心里暗暗骂道:“欧阳伦这个小人,不过是仗着太上皇、陛下的宠信,竟敢如此针对我们淮西党!若不是他从中作梗,百姓怎会对我们怨声载道?如今倒好,我们成了众矢之的,他却在一旁看笑话!”

另一名淮西党官员张御史,年纪稍长,平日里以沉稳著称。可今日,他的脸上却写满了焦虑与无奈。他的胡须微微颤抖,目光游离,显然心中思绪万千。他心中暗叹:“淮西党这些年确实有些得意忘形了,可欧阳伦此举,分明是想借机打压我们!他不过是个外来的官员,凭什么对我们指手画脚?如今百姓的怨气全都撒在我们头上,这日子可怎么过?”

淮西党的官员们心中充满了对欧阳伦的怨言。他们觉得,若不是欧阳伦在陛的局面。一名年轻的淮西党官员甚至在心里咬牙切齿地骂道:“欧阳伦这个外来的狗官,分明是想借机上位!他以为扳倒我们淮西党,他就能在朝中站稳脚跟?做梦!我们淮西党在朝中经营多年,岂是他一个外来户能撼动的?”

然而,尽管心中愤懑,淮西党的官员们却不敢在朝会上表露半分。他们深知,如今百姓的怨气正盛,若是再在朝会上与欧阳伦发生冲突,只会让局势更加不利。于是,他们只能强压心中的怒火,低着头,默默忍受着这前所未有的屈辱。

朝会开始后,太子朱标端坐于龙椅之上,目光扫过殿下的百官,尤其在淮西党官员的脸上多停留了片刻。他的神情严肃,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近日民间对官员贪腐之事怨声载道,朝廷已查明部分官员确有渎职枉法之举。此事关乎朝廷威信,更关乎百姓福祉,绝不可姑息!”

朱标的话如同一把重锤,狠狠砸在淮西党官员的心头。他们的脸色更加难看,心中对欧阳伦的怨恨也更深了一层。李尚书甚至在心里暗暗发誓:“欧阳伦,你今日让我们淮西党颜面尽失,他日我必让你付出代价!”

然而,尽管心中愤懑,淮西党的官员们却不得不承认,如今的情况对他们来说,确实是最黑暗的时段。百姓的怨气、朝廷的压力,以及欧阳伦的步步紧逼,让他们感到前所未有的危机。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开始怀疑,淮西党是否还能在这场风波中全身而退。

朝会结束后,淮西党的官员们三三两两地走出大殿,彼此交换着眼神,却无人开口说话。他们的脸上写满了沉重与无奈,仿佛每一步都走得格外艰难。这一刻,他们深深感受到,淮西党的辉煌,或许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皇帝朱标端坐于龙椅之上,目光威严地扫视着殿下的群臣。他的神情肃穆,但眼中却隐隐透出一丝赞许之色。他的目光在欧阳伦身上停留了片刻,微微点头,心中暗自思忖:“此次整顿吏治,欧阳伦果然没有让朕失望。”

朝会开始后,朱标率先开口,语气沉稳而有力:“近日,朝廷对官员贪腐之事进行了彻查,结果令人震惊。部分官员渎职枉法,辜负了朝廷的信任,更辜负了百姓的期望。此事关乎朝廷威信,更关乎天下百姓的福祉,绝不可姑息!”

“这样的人如何能有资格考核!若是将这些人提拔重用,如何对得起大明千万百姓!!”

他的话音落下,殿内一片肃静。淮西党的官员们低着头,脸色阴沉,心中忐忑不安。而欧阳伦则挺直腰板,神情坦然,目光坚定地望向朱标,仿佛在等待皇帝的进一步指示。

朱标的目光再次扫过群臣,尤其在淮西党官员的脸上多停留了片刻。他的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此次清查,欧阳伦功不可没。他秉公执法,不徇私情,为朝廷肃清了一批害群之马。朕对此深感欣慰。”

朱标对欧阳伦的满意,并非仅仅因为此次清查的结果,而是源于他对欧阳伦为人和能力的深刻了解。作为太子时,朱标便与欧阳伦有过多次接触,深知此人不仅才华出众,更有一颗为国为民的赤诚之心。此次整顿吏治,欧阳伦不仅敢于直面朝中积弊,更以雷霆手段清查淮西党,打破了朝中多年来的利益格局。这让朱标感到十分欣慰。

“淮西党这些年结党营私,贪腐成风,早已成为朝廷的一大毒瘤。”朱标心中暗想。他回想起自己登基以来,虽有心整顿吏治,却因淮西党势力庞大,一直未能找到合适的契机。而欧阳伦此次的行动,不仅为朝廷肃清了部分贪官污吏,更让百姓看到了朝廷的决心。这让朱标感到,自己终于迈出了整顿朝政的重要一步。

朱标对欧阳伦的满意,还在于其做事的方式。欧阳伦并非一味蛮干,而是步步为营,既有雷霆手段,又懂得权衡利弊。此次清查官员,欧阳伦并未将所有淮西党官员一网打尽,而是重点打击那些罪证确凿、民愤极大的贪官。这种做法,既避免了朝局动荡,又让淮西党内部产生了分化。朱标深知,这正是欧阳伦的高明之处。

“欧阳伦此人,不仅有胆识,更有谋略。”朱标心中赞叹道。他回想起当初将欧阳伦调入军事内阁的决定,心中更加笃定自己的眼光没有错。当时,朝中不少人对此举颇有微词,认为欧阳伦资历尚浅,难以服众。然而,朱标却看中了欧阳伦的才干与魄力。他深知,军事内阁不仅需要精通兵法之人,更需要敢于打破陈规、锐意改革的能臣。而欧阳伦,正是这样的人才。

朱标的目光再次落在欧阳伦身上,语气中带着赞许:“欧阳伦在军事内阁的表现,朕早已看在眼里。他不仅整顿军务,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更在朝中树立了威信。如今,他又在吏治上立下大功,可见朕当初的决定,确实没错。”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