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曹操的痞军师 > 第887章 王莽与刘章

第887章 王莽与刘章(1/2)

目录

“这便是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道理!”

刘章看着曹叡,为自己的发言做出了总结。

事实上很多人在思考问题的时候都会陷入一种误区,这并非是说这个人不够聪明,而是在于其所掌握的信息本身就是片面性的,有首古诗就很好的说明了一切,说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当然了,你完全可以将这首古诗单纯的看做是对景色的描写,但假如换个角度来看呢?这何尝不是一种关于人对事物观察角度差异化的诠释?

只不过……事物皆有其两面性是亘古不变的真理,站得高看得远是不假,可高处也同样有着视野的局限性,而这种情况代入到社会结构之中,自然就需要通过更多视角的观察,再将这些观察所得的情报进行汇总,之后才可以相对全面的去制定与调整政策。

换言之,这也是造成国家管理体系往往会向着更加庞大的结构发展的本质因素之一。

不过嘛,管理体系过于庞大与臃肿,却并不一定单纯是国家的需求,其中自然也有着作为管理者个人的需求掺杂在其中,关于这一点,只能说人并不是机械,总会有着各种各样的诉求,至于这种诉求的影响究竟是好还是坏,只能具体事例具体分析了。

毕竟自古以来就有举贤不避亲的说法不是?

至于这是否违背了公平性原则……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喽……

啊,感觉话题稍微有点儿偏了,所以嘛……那就再偏一点儿好了……

之前也提到了关于世家的问题,而提到这个问题的同时再联系到刘章自身所处于的位置,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历史上争议十足的人物——王莽。

二者本质上太过相似了,尤其在世家的角度上去看,那刘章更是犹如王莽的转世重生之人一般。

那么为何有如此一说呢?

答:二人做事的侧重点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或许很多人都知道王莽是个大发明家,比如说那块比西方早了1700年出现的游标卡尺,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王莽在政治上的主张才是真正的突破了时代的思维局限。

比如说在政治上王莽就曾进行了官制改革、修改地名以及废除奴隶制度等;而在经济上,王莽所提出的理论更是极为超前,比如说对田地实行王田制与私属制、改革币制、强迫劳动、建立贷款制度以及政府干预经济等等。

根据王莽的这些作为,后世很多人都相信着,王莽很可能是位真正意义上的穿越者。

而刘章呢,他做的有些事也与王莽有着高度的相似甚至是重合之处,就比如说兴建学宫这一点,实际上当初的王莽也曾大力发展过教育……

同时,二者都是以一种极为克己奉公的形象出现,也同样的在民间与朝堂上部分人心目中的声望极高,而二者之间唯一的区别就是刘章还没开始搞土地改革以及没有尝试篡位自立了。

而这……又如何能够不让那些传统世家心生警惕呢?

所以啊,世家与刘章如今就像是在互相警惕着对方的对手,眼前的平静期与其说是双方理智上的克制,倒不如说双方都是在平静中观察着彼此并等待着对方露出破绽,以便施展雷霆一击。

而在这个时期,表面看起来刘章是占据着上风,但其实不然,毕竟世家就算露出破绽,刘章也很难去下死手,那属于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糟糕情况,可对于世家来说就不一样了,这与道德无关,毕竟刘章死了也就死了,无非是重新回到世家主导天下的“正轨”上,至于损失,世家完全可以在过后从百姓身上找补回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