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6章 绝处逢生,天命在苏(合章5K)(1/2)
第846章绝处逢生,天命在苏(合章5k)
“好家伙,这也太离谱了吧!”
“那些人都是来投降的”
“俺还没热身,他们咋就不中了嘞”
邯沟,县衙议事厅外,汉军兵士们是议论纷纷。
显然,没几个人能料到,这不到一天的功夫里,呼呼啦啦的来了这么大一波人要来归降他们。
众人七嘴八舌,有人意犹未尽,也有人与有荣焉。
“大将军威武霸气,横扫四方,那是无人能挡,他们识趣来降,自是明智之举。”
“倘若他们今日不降,来日与咱们大将军刀兵相见,那必死无葬身之地也!”
“没错没错!”
“哈哈哈哈!”
——“咳咳.”
外间的议论悄悄飘入了死寂的厅内,引得众使者面面相觑,尴尬不已,谁都不好意思率先发言。
张望见此轻咳两声,上前一步,打破沉默道:
“大将军,我家兄长张郃,久仰您的威名,自昔日救驾之役一别后常常念叨您的名号,渴望能有再次并肩作战的机会。”
“然而,却不曾想世事无常,韩馥举兵造反,再与大将军相见竟然已是分属两方。”
说着,张望深深的叹了口气:
“我家兄长身为汉将,食君之禄,本应尽忠职守,但奈何韩馥篡逆,裹挟我军,兄长空有报国之志,却被困于不义之军,每日长吁短叹,苦于无力挣脱。”
“如今大将军北上讨逆,声威赫赫,连战连捷,贼兵军心浮动,肝胆俱颤,家兄也终于觅得良机,遣我前来向大将军投诚。”
“我等在那韩贼军中筹备良久,如今麾下已有六千忠勇之士。”
“这些人皆对大将军心驰神往,对朝廷忠心不二,我等枕戈待旦,只等大将军一声令下,便会阵前倒戈,为大将军破敌!”
张望说罢,从怀中郑重取出一封书信,双手高高举起,呈到苏曜面前,言辞恳切道:
“大将军,此乃家兄的亲笔书信,详述了军中部署与他的投诚之意,还望大将军明鉴。”
苏曜接过书信,缓缓展开,目光在那一行行字迹上扫过,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
此人刚才那番什么身在韩营,心在汉的说辞,苏曜是一个字都不信的。
对于冀州军的几位大将和主要角色,在开战前苏曜也是做过了解的。
韩馥新到冀州不久,除了长史耿武和赵浮、程奂这三个亲信外,张郃可以说是冀州大将之首。
这一切自然都是因为当日张郃救驾有功,作为最早响应勤王,且有战绩的冀州军将领得到的嘉奖。
也因此,张郃的部曲,韩馥是很难干涉的。
故而,在冀州军里,对于张郃,韩馥是频频拉拢,但这同样也可以表示,张郃若真是早有心投顺,根本不需要等到现在。
不过知道归知道,苏曜也没打算戳破他们冠冕堂皇的把戏。
毕竟,不管是游戏的设置也好,还是现实的背景也罢,张郃的这个行为苏曜都可以理解。
因为在这个时代,皇权的影响并不如后世深刻,多少有那么点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的残留影响。
郡国官吏视太守如国君,地方官兵效忠的对象首先是自己的直属长官那属于是普遍现象,此乃地方分离割据的现实土壤。
反倒是后世那刘虞深得民心,公孙瓒还敢公开翻脸那才是少数中的少数,其人的野心也就可见一斑了。
如此念头在苏曜心中一闪而过,他脸上依然挂着平时那冷淡的表情,在看过信后嘴角稍稍带起一点弧度,将书信轻轻放在案几之上,说:
“张郃将军的诚意,本将军已了然于心。”
苏曜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
“既然张将军有心归顺朝廷,本将军自当接纳。不过,战场之上,瞬息万变,张将军若能及时倒戈,助我军破敌,本将军必当上奏朝廷,为其请功。”
张望闻言,脸上顿时露出喜色,连忙抱拳道:
“大将军英明!家兄定不负所托,必当竭尽全力,助大将军平定冀州!”
说完,苏曜便让他先暂且下去,稍后再详细商议具体该操作的事宜。
张望深深一拜,欢喜退下,其余众人见状也是受到鼓舞,纷纷上前表态:
“大将军,我家麹校尉也一心向汉,盼着能追随您建功立业,如今已在军中联络千余忠义骑士,只等您一声令下,我等便当化为利刃,直刺贼军要害!”
那名麹义的亲兵上前一步,满脸热忱。
麹义的本事苏曜自然是了解的,那可是有赵云亲自作保的猛将,若论攻坚克敌,恐怕还在张郃之上,那千余铁骑也是相当宝贵的战力,比那些征召杂兵强上太多。
于是乎,苏曜接过其书信,扫过之后便将其笑纳,夸赞一番后便让这个小子也先下去,之后再告诉他具体该怎么做。
有着张郃与麹义部的成功案例,其余人见状,更是按捺不住,纷纷争前恐后地上前表明自家主将归降之意。
一时间,议事厅内人声嘈杂,诸使者言辞一个比一个恳切,将各自将领对朝廷的忠心与对苏曜的敬仰之情描绘得淋漓尽致。
对这些人,苏曜自然是一一安抚接纳,随后吩咐亲兵带这些使者下去休息,等候他的安排。
“大将军,这些人可信吗”
赵云走进厅内,低声问道。
苏曜笑了笑,淡淡道:
“信与不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现在别无选择。韩馥大势已去,这些人不过是见风使舵罢了。只要我们利用得当,他们就是我们的助力。”
赵云点头称是,随即又问道:
“那接下来,我们该如何行动”
苏曜站起身,走到地图前,指着邯沟城南,上一次伏击麹义的小树林,沉声道:
“韩馥大军粮草被毁,军心涣散,如今又有多位将领暗中归顺,正是我们一举击溃他们的最佳时机。”
“明日,我们便以邯沟城为据点,主动出击,与曹操、张郃麹义等人里应外合,前后夹击,彻底击溃韩馥的二十万大军!”
“主,主动出击吗”
典韦瞳孔一震,略有不安道:
“虽然由于曹操的偷袭,给咱们争取了一天的准备时间,但结合这些归降之人的信息,撤退敌军规模也仍在十七八万余数。”
“而这些降者看着不少,但实际他们能调动的亲信力量也就不过万余之数。”
“这些人,加上咱们和曹操的部队,能有个两万余人也就顶天了。”
“如此差距,还要主动出击,是否有些太过冒险”
见典韦粗糙的大手不由得握紧了手中的铁戟,苏曜是哈哈一笑:
“确实,纸面上敌我双方的人数差距很大。”
“但是,战场局势,从来就不是仅以兵力多寡来论胜负的。”
“秦末巨鹿之战,项羽数万楚军可灭秦军四十万,而彭城之战又以三万兵力破太祖刘邦近六十万大军。”
“如今我与韩馥对决,其二十万大军看似庞大,实则已是强弩之末。”
“其粮草被毁,军心涣散,内部将领纷纷倒戈,这样的军队,早已失去了战斗力。”
“而咱们虽然人数不多,但士气高昂,装备精良,再有多位将领暗中归顺,里应外合之下,韩馥的大军又焉能挡我一击”
典韦闻言听得是热血沸腾,紧握武器道:“大将军英明!”
“末将愿领死士冲在最前,为我大军开道,定要让那些贼逆见识我等的厉害!”
“好!”苏曜拍掌说,“典将军有此豪情,何愁我军不胜”
说罢,苏曜便开始分派任务。
这一战,他们主动出击,可谓是倾巢而出,典韦,赵云分别各领自军精骑,埋伏林中,等待信号。
而苏曜自己,则亲率赤云甲骑,作为雷霆一击的主力。
至于归降的使者们,苏曜也将他们一一唤来,分派任务后着人好生送回。
同时,还有数骑自家的使者,连夜赶路,绕道韩馥大军的身后,通知尾随在敌后的曹操和自家步卒主力加快脚步,为明日决战做好准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