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硬核讲课(2/2)
也正是把这些东西制作出来,顾陆才明白,为何托尔金会被冠以“创始者”的名号。
“今天就到这里了,时间有点赶。我们创造语言才刚刚开始,希望同学们下周可以接着来。”顾陆说,“哦对了,如果对我今天讲述的,要做笔记,可以私下向我要。”
意犹未尽啊,顾陆收拾收拾东西,轻飘飘的离开。
从五点半到七点,足足一个半小时内容。
除了开头的几分钟扯淡,后面一直被非常专业的语言知识攻击大脑。和他们想象中的场景一点也不同。
有记者在,大多数人都不好上到一半就离开。
故此九十分钟下来,学生一个个都好像失去了灵魂,一个个被人潮推着走出来。
直到好几分钟之后,众人的热议才响彻。
“我错了,我真的错了,我从一开始就不应该嫁过……是不应该来这个教室,是王者峡谷不让人红温了,还是提瓦特大陆不够好玩了。”
“卧槽真的有疯子,为了小说的沉浸感,创造一种语言!”
“纠正你一下,是创造一个语言系列,按照顾老师的说法,整套演化史,他都会创作出来!”
“今天绝对是我人生最巅峰时期,居然有人叫我跟着一起创造一门语言。”
“一开始我本来以为,顾陆老师的创造语言就是和上古卷轴5的龙语那样,基本就是沿用了英语的使用逻辑。结果尼玛是从音素上从零开始!”
等等,都非常震惊。
几百名来听课的学生,大多是中文系,此外其他系的他也有不少。或许对语言方面没研究,但对干货的鉴赏能力还是有的。
顾陆ppt以及课堂上所展现出来的知识,前面新小说大纲的故事,反而是最不引人注意的。
小黄对小驴说,“你欠我的,怎么还啊!如果不是你叫我来,我现在都该在篮球场上得三十分了!”
“我承认确实有问题,但退一万步说,你上次打一场5v5就得了七分。”小驴说,“即便你不来,也不可能得三十分。”
“尼玛。”打人不打脸,这下子小黄脸太疼了。
两人说话之际,顾陆今日的课,已传遍了中文系,还往外国语学院蔓延。
毕竟从物理距离来说,一个在未名湖东北侧的人文学苑,一个在蔚秀园东,也就一公里左右。从精神来说,怎么个事儿你一个汉语言专业的,要创造一种以古英语和北欧日耳曼语支为基地的语言。
北日耳曼语支包括丹麦语、冰岛语、挪威语、诺恩语等等一系列。
毫无疑问,北大外国语学院是有相关专家的啊!
好比黎平瑞教授和王屋健,前者国内瑞典语和丹麦语的权威人士,研究领域和方向:瑞典(丹麦)话语语言学,和框架语义学话语分析。
首先要明白北日耳曼语支是一个学术概念,所以不是特指的。换句话说是被人为划定的,而王教授就是印欧语系方面的专家。
两人听到了学生们的议论,也进行了一点讨论。
“下周,去看看吗”
“肯定得去看看,听说还涉及音素、音节这些比较专业的知识。”
“哈哈哈,就知道你忍不住。”
“可惜没有完整的视频,有的话真想看看。”
“谁能想到,老陆的学生,跨界到这边来了。”
毕竟两人研究了一辈子,也没想过创造语言。过去看看,如果有什么遗漏,也可以进行一点微不足道的帮助。
怎么说呢,这一堂课把来的学生们折腾得够呛,所以下周来的学生会降低,但来看的老师和教授数量可能会增多……
顾陆感觉自己成了自己最讨厌的人,以前看着数学老师在台上讲课,一低头,就完全根跟不上了。
现在他自己在台上讲着,台下听不懂的东西,嘿真有意思!
当天还发生了另一件有意思的事,和顾陆沾点关系。
人艺出版社有个短篇集丛书出版计划,就把全球牛逼的短篇之王全部收录进去的一套书。
首先莫泊桑、契诃夫、欧亨利和马克吐温是常驻角色必须有。
其次阿根廷短篇巨匠豪尔赫博尔赫斯,爱尔兰短篇之王詹姆斯乔伊斯,瑞典短篇先锋斯蒂格达格曼,澳洲彼得凯里,霓虹芥川龙之介,捷克卡夫卡等等。
不能说每个国家一定要选出一个,但至少赫赫有名的都要在榜上。
但华夏的两位人选,出版编辑组首先确定了一位就鲁迅,这没争议。就《呐喊》这个短篇集足以上榜,狂人日记、沾血馒头、阿q和孔乙己,都出自这集子。
第二位的人选就产生了巨大的争议。
首先要说明一点,丛书编辑组共有六位。人艺从各个领域请来的大佬。
李众(丛书主编),华夏外国文学学会会长、社科院外文所所长。
叶霆友著名翻译家、北师大外语系教授。车中子著名翻译家、《世界文学》主编。
另外简社长,这位魔都艺术出版社社长,身为丛书副主编也位列其中。
目前提名迟子建、铁凝、刘庆邦、苏童四位。但铁凝打过招呼,要把机会留给年轻人,所以就只剩下三个提名人。
“他(苏童)的小说好像是一张被浸满了血的油纸伞,非要给女性角色撑伞。我个人不赞同,局限性太大了。”
“迟子建老师的文笔细腻是我见过的之最,如流沙一样的细腻。只是一个建筑,都是流沙,也容易坍塌。”
有文化的人说话真有复杂,一句太过细腻就搞定的事。
“个人的天真,和社会的压抑,人与社会的母题,刘老师始终是处理不好的。常常作品主题非常压抑,而这压抑之下来自乡村的角色,却又保持纯真,撕裂感太大了。如果华夏要选一位的话,我更赞同苏老师。”
提名都有反对,且反对的理由都是言之有物的。
“没有十全十美的作家,连鲁迅先生的文章都有缺少正面人物的缺点。”李众开口,“我们丛书不是要寻找十全十美的作家,简社长你的意见是”
李众和简社长也是熟人了,他言下之意是,你出面镇镇场子,现在这分歧没办法讨论。至少也得把人选框定到两位吧。
结果——
“其实我这里还有一个人选。”简社长开口。
“谁”“还有谁”“是莫老师”“莫老师的短篇技巧确实很厉害,但工痕太重。”几人还讨论起来了。
“顾陆,”简社长话语有点没底气,不是对这位作家没底气,而是对作家年龄没底气。
“聊斋新写的顾陆,那也太……”
“顾陆他怎么能——其实好像我也没问题。”
“他的作品,思考性……艺术性……文学性……我再想想。”
他们听到顾陆的名字,下意识找理由反对,但想用理智找碴时,又卡住了。
就磕磕巴巴。
在座也都是场面人,也不会拿年龄说事,至少表面上不会。
“顾陆比起苏童,好像……顾陆的短篇,确实强大。”叶霆友心想。
车中子也对比了一番,“刘庆邦和顾陆,好像只有在数量上能够取胜。”
丛书编剧组全部都不说话了。
开两朵,周琳那边可就惨了。
“一回来就迫不及待地来看,是不是有点不对。”顾陆对周琳说。
怪力少女是太喜欢和了,恋人有时约会,商量去某某地方玩。当两人讨论很久都没结果时,周琳会说,“走走走,那我们去看看吧,好久没看见了。”
“大胆,连国宝的醋也敢吃。”周琳笑着回应,并说,“既然这样,那下次一定先陪你吃饭。”
两人手牵手一起压马路,他们刚刚从小院出来,吃了晚饭。人来人往的街道,就是地道。
“我准备换一个活法。”顾陆突然严肃地说。
“哦”
顾陆说,“就从火锅吃微微辣开始!”
“怎么了胃病又犯了”周琳担心地问。
雾都人的特点,明明医生都告知了,某某病别吃重油重辣的。然后转头就去吃微微辣的火锅,好像微微辣就不油不辣了一样……这和滇省无论如何都认为菌子没毒,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也不是,感觉年龄大了,所以他要注意养身了。”顾陆此话也有点暗示的意味。暗示年龄大,是不是关系可以考虑下一步了。
周琳没什么反应,没听懂言下之意。也很正常。
“要不要一起去威尼斯玩”顾陆换一个话题,“今年威尼斯电影节延期了,我们正好可以去看看。”
“威尼斯电影节那真不错诶,如果到时候生意没问题的话……”
“肯定没问题!”
国内的事情就说到这里,国外的事也在发展。
距离阿妮采访沃森教授的两日后,《每日电讯报》发布了采访稿。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的背后,为你揭露顾陆是什么样的人!”
看标题,还以为是小黑子呢。
结果内容,没承想是白子。阿妮进行了一点小小的润色,比方说笔记本要掉地上,就不顾身体地去捡,不符合逻辑。
所以是地面有个水洼,毕竟伦敦阴雨绵绵,路面有积水太正常。
总结就是有关顾陆尊重知识的小故事编得是越来越完善。
从报纸里,大嘤公民见识到了一位,热爱知识、勤奋严谨,以及对大嘤深切关注的国际友人!
《卫报》的推特官网,转发了这条消息,并且进行了评价“如果他们,能够有顾陆那么用心,去看看公民们需要什么。我相信削减福利等政策一定不会发布。甚至连高铁二号线都可能修好!”
从卫报贴的图片,很轻松就能够锁定“他们”就是目前的执政党。
也不能说报纸是党派攻讦,因为选择谁上,是否会被骂,大嘤现在真是烫手山芋。
《泰晤士报》的报道就很有意思了,报纸发布了一个投票,是否赞成蛤蟆先生选入教材,有百分之七十的人同意。
顾陆风评大涨!
不说读者群体了,就说那些完全没读过顾陆作品的大嘤路人。
“一直以为顾陆全靠宣传炒作出来的,但现在来看他才是真正的朋友唯一的缺点是,他也帮助了法国佬。”
“这不是缺点,这才证明了,顾陆是一个热爱世界的公民。我现在能够理解,为什么前段时间的[三国之争]了,”
“我以前对他有很深刻的误解,我认为顾陆先生最不好的就是不会自己宣传。”
“今天街上遇到一个调查,说支持什么党派的候选人。我的上帝,两坨狗屎之间的选择。我现在选择顾陆可以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