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美漫修仙录 > 第648章 炼宝

第648章 炼宝(1/2)

目录

第648章炼宝

兜率宫,八卦炉火熄燃

几个黄皮葫芦整齐的摆放在一旁博古架上。

唐宋手中同样拿着一只葫芦,他拔出葫芦塞子,轻轻一磕,一枚龙眼大小金色的丹丸便滚落在了他掌心。

丹丸沉甸甸的,极有分量,小小的一枚丸子至少也有百十多斤。

普通人别说吃,拿都未必拿的起来。

就算寻常修士吃下一颗,不死也会被这金丹撑的五脏挪位,腹胀难耐。

金色的丹丸上附着着仿佛云霞一般的纹路。

道道毫光又仿佛是一片片莲辦将这颗丹丸重重包裹。

开五辦,云霞五重…

“五转金丹嘛,倒也凑合!”

唐宋看着手中的金丹,虽然有些失望,不过倒也能接受。

尽管他投入丹炉内的丹材若是放在太上道人手中足以炼制出六转,乃至七转的金丹。

毕竟单单一具半步大罗的本源,放在阎浮世界,也是堪比普通先天灵根的存在。

可唐宋毕竟不是丹鼎派那等专业的炼丹师。

他能练出五转品质的金丹,纯粹靠的是深厚的修为,以及凭借着无数天材地宝生生顶上去。

就像给一个普通人准备最新鲜的龙虾海蟹,让他烹饪一顿美食。

他哪怕对厨艺一窍不通,可凭着食材的新鲜,蒸一锅海鲜还是能做到的。

唐宋捏起那枚金丹送入口中服下,以法力炼化这金丹,慢慢的引导药力…

“一粒五转金丹差不多抵得上普通金仙两个元会的苦修!

以这金丹的药力,寻常真仙想要炼化一枚,单单导引出全部药力,就需要数个甲子的时间!”

费了唐宋一天一夜的时间,才将枚五转金丹消化完。

唐试药人宋点评着自己亲手炼制的金丹。

这五转金丹不愧是《九转丹经》记载的丹方,药力最是恢弘不过。

一粒丹药入腹,不仅恢复了他神识消耗的疲惫,更是节省了他数百年的吐纳苦修。

吞服了一颗金丹后,唐宋并没有选择继续磕药修行。

他如今欠缺的不再是法力,而是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

“将这几葫芦丹药与莱恩送去,告诉他,按照当日拟定的名单分发下去!”

唐宋唤来一名黄巾力士,将炼出的五葫芦金丹交于他。

“领法旨!”

那面如赤枣的黄巾力士接过葫芦,出了兜率宫,驾云直奔政务殿而去。

……

兜率宫内,盘坐于八卦炉前,唐宋取出了自己的几件本命法宝,

看着自己耗费了巨量材料和不知道多少心思才铸造出来的几件本命法宝,唐宋摇摇头,随手将它们丢进了八卦炉内。

伸手一抬,再次引燃了八卦炉。

炉内六丁神火熊熊燃烧,唐宋手指掐诀,虚空画出一道道混沌神文打入八卦炉内。

伴随着一个“火”字落入八卦炉内,炉内的六丁神火轰的一声升腾,一下子窜出了数千丈高

若不是这八卦炉也是一件异宝,炉内自有洞天,恐怕单单这一下就足以让整个兜率宫化为灰烬。

哪怕是这八卦炉材质特殊,可随着六丁神火变了颜色,变得灰蒙蒙的同时,八卦炉壁上的禁制仿佛烧红的铁丝一般开始一点点熔断。

好在炉外的唐宋将一道道符印打出,这才控制住了炉内的火势。

让这些变异的火焰,朝着炉内的几件本命法宝使劲。

在唐宋的刻意控制下,一滴滴混合着他元气精血所化的元灵连带着一道道完整的禁制从这些法宝内被炼化抽离了出来。

燃烧的火焰隔着八卦炉,依旧映衬的唐宋脸色通红一片。

炉火熊熊燃烧,这火烧了七七四十天,炉内的两枚剑丸,混沌钟才重新融炼成了一团混沌液汁。

反本归原后,看起来不大的两枚剑丸,以及铃铛大小的混沌钟直接变成了一团硕大无朋的释放着庞大灵气的七彩溶液。

为了培养自己的本命法宝,唐宋这些年也不知道耗费了多少材料在里面,如今将它们重新融炼成了汁液,

那体积足足相当于数百颗星球般大小,

而且点点滴滴全都是天地的精华所聚。

若不是唐宋在外面控制,恐怕八卦炉早就被撑爆了。

唐宋掐诀捏印,控制着炉内的元神精血,以及分离出的成套的禁制变幻着形态。

从两枚剑丸内分离出的禁制翻腾汹涌,强横的剑气在八卦炉内涌动流窜,

剑气演化隐隐有血光透出,内中有无数的尸山血海,有无数挣扎哀嚎的生灵。

这是两枚剑丸内的大周天杀伐大禁,其内孕育的正是杀伐至道。

这么多年,唐宋不知以多少杀伐之气喂养这两枚剑丸。

论跟脚,这两枚剑丸远不及冥河道人的元屠阿鼻剑,可要说论凶性。

这两枚剑丸一旦放出,剑气与杀意横空,无需催动,单单气息透出,就足以将整个地球的生灵屠戮殆尽。

甚至就连地球本身也会被剑气透体,捅的比马蜂窝还要凄惨。

唐宋手指掐诀,那一座杀伐禁制大阵随着他的诀印变化,向着更简朴,但是更加纯粹的方向改变。

唐宋一口口元气喷出,化为一枚枚混沌神文落入那座禁制大阵的节点。

这一喷就又是七七四十九天,每一口元气中都蕴含着相当于唐宋苦修百年的法力。

随着一枚枚混沌神文与整个禁制大阵相融合,唐宋双手掐诀,将整座禁制打入了分离出来的那两团液体中,让它们充分的融合成了一体。

两团液体随着改良的禁制大阵的融入,开始一点点收缩…

唐宋也停止了动作,目视着八卦炉,炉火的红光映衬的他脸上红通通一片,却是有些神游天外。

混沌钟,本命剑丸,十二冥王旗,太极图,他的这诸多本命法宝中,

最麻烦是十二都天冥王旗,与其说它们是法宝,不如说是种媒介。

这也是唐宋不久前从那些混沌神魔残魂中了解到的“知识”!

大罗不死,并不是一句空话。

一旦成就大罗,哪怕身死道消,他的烙印(信息素)还在,总有一天会再次回归。

这就像将一个泥塑打碎,只要有人将他一点点捡起来,重新粘好,那对于泥塑来说,跟复活无异。

至于归来的是本人还是一朵相似的,就看个人的造化了。

就像东王公与东华帝君,再到上洞八仙的纯阳祖师吕洞宾,他们究竟是不是一个人,这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他们这还算好的,有些泥塑碎的实在太厉害,想要将碎裂的部分全部找齐,难度不比大海捞针容易。

这十二都天冥王旗显然就是十二祖巫留下的后手。

唐宋就是那个粘泥塑的后来人。

只不过十二祖巫或许也没想到,

这个泥瓦匠并不在阎浮世界,而且横跨了不知多少大半个混沌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