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匪祸天下 > 第九十七章 左右逢源

第九十七章 左右逢源(1/2)

目录

高宝亮四仰八叉地躺在地上,缓了缓神,终于慢慢爬起身来。

他只记得最后我改用刀背在他的后背上拍了一下,他便一头栽下马来。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既然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说出了那句话,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

于是,他跪在地上,冲我抱拳拱手道:“刘将军技高一筹,在下输的心服口服。从此愿意以将军马首是瞻,为你牵马坠镫。”

我将手中的长刀挂在了马鞍桥上,利落地翻身下马。哈哈大笑着俯下身子,伸双手相搀。

口中说道:“高将军快快请起。今后我们都是自家兄弟了,你且休养一段时日,将来我军进攻京城时,我会委以重任。”

我这么说可不是出于客气,而是发自真心。大顺京城的守备,包括周边环境,谁还能比他更熟悉?

我扭头望了一眼身后的弟兄们,大手一挥说道:“传我命令,今日营中全体将士集体休息,晚上大排宴宴,只当是为高将军接风洗尘了。”

宋军师微笑着点了点头,转头就去安排具体事宜了。

晚间的酒席宴上,疯丫头熊芸姑又当仁不让地坐在了我的身边,旁人早已见怪不怪了。只有高宝亮好奇地向这边张望了两眼。

要说这位高将军,别的方面都还不错。但酒量确实差了点,很快就被热情的诸位将领灌的面红耳赤,走路也开始打晃了。

熊丫头端起了手中的酒碗,主动与我碰了一下。在我耳旁轻声说道:“恭喜你,又收了一位得力干将。我刚睡完午觉,听到外面十分热闹,出来看了两眼。他的枪法不错,你这个徒弟我也很满意。

你还挺有悟性,你最后用的那一招,分明是融入了本门出剑的手法,迅猛而快捷。别人可能看不出门道,我却一眼就看出来了。”

我端起酒碗喝了一大口,随手将酒碗放在桌上,趴在她的小耳朵旁边轻声说道:“那还得多谢恩师您教导有方。既然你难得地夸奖我,我总能少挨点揍了吧?”

熊芸姑不动声色地说道:“做你的师傅挺辛苦的,我也是赏罚有度。该夸的时候夸两句,该揍的时候还得揍!”

我顿时觉得:已经咽进肚里的那口酒水,忽然有点发苦了。

大顺的京都云台,一所极尽奢华的豪宅之内。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正襟危坐。虽然是满头白发,但那发丝却纹丝不乱,显然是经过专人的精心打理。

他右手的大拇指上,带着一个墨绿色的,略显粗重的玉扳指。

此时他正微眯起双眼,一边搓弄着那枚扳指,一边打量着坐在对面的客人。

“钦差马大人,稀客呀。听说你是现在是田守仁田首辅身边的大红人。”

宁国府的老王爷不无讥讽地说道。

换了旁人,一定听出了王爷话里的讥讽之意,一定会面露几分尴尬。但这位马大人面色如常,气定神闲。

似乎是一缕微风吹过了宽阔的湖面,连一丝涟漪都没有。

“哪里哪里,王爷休要说笑。都是为皇上办差的。在这偌大的京城中,早就听闻老王爷您的威名,可以说如雷贯耳。只是一直没有机会登门求教。”

老王爷笑着摆手道:“求教不敢当。我年纪大了,早已不问朝政。朝臣们都当我是老古董,懒得理我。”

马大人连忙挺直了身子,身体前倾,满面笑容的夸赞道:“王爷何必过谦。世人皆知您功高盖世,深得先王信任。不客气的说,大顺王朝能有今日的太平盛世,有王爷您一半的功劳。

我早就打听过了。宁国府权倾朝野,富甲一方,当今天子见了王爷您,还得客客气气的。而且王爷您颇有雅趣,视金银如粪土,只喜欢收集一些名人字画。

初次登门拜访,机缘巧合。我这里正好有一副前朝宫廷画师沈墨山的字画,敬献给王爷,算是一点心意。别的您也看不上啊!”

老王爷微眯的双眼忽然睁开了。问道:“你是说前朝宫廷大画师沈墨山?倘若是真迹,那可是价值连城,算来应该也有至少几百年了。”

马大人连忙站起身来,走到王爷面前。微微弯下腰,伸出双臂将那卷字画慢慢铺展开来。

一边笑着说道:“在下是个粗俗之人,对这些古玩字画完全是门外汉。这东西留在我这里可惜了。

只有敬献给像王爷您这样的鉴赏家,它才能真正焕发光彩。”

宁王爷一边目不转睛地低头看着眼前的字画,一边啧啧称奇道:“沈墨山号称书画双绝,只一眼便能感受其玄妙。你这副看上去是真迹,太难得了!”。

马大人又缓缓收起了那幅字画,小心翼翼地放在了宁王爷的手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