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一千八百五十四章 让安南退一步

第一千八百五十四章 让安南退一步(1/2)

目录

百万移民啊,难度比十万、二十万移民大太多了。

将民转兵,以兵移民,是顾正臣分担百万移民压力的变通手段,朱元璋知道也赞同。

现在的朱元璋已经对顾正臣如何做事不太在意了,他怎么做是他的事,将百姓移到山东、河南、北平,然后垦荒,增加田产,这个结果达到了,不起乱子,没有大的民愤民怨,那就够了。

至于过程中的变通,无所谓。

这事在朝堂里没掀起什么风波,因为李文忠站出来说话了,五军都督府同意了镇国公、山西都司、山西行都司招兵之事,并不违制。因为李文忠站出来的太快,导致许多人弹劾奏折才写一半就成废纸了……

番薯事了,山东玉米丰收的消息也传至金陵,亩产三石,虽然产量远远不如土豆、番薯,可玉米是真正的庄稼。

土豆、番薯这东西有季节性,存储也不太方便,可玉米就不同了,这东西和麦子、稻子一样,可以存储一年甚至两三年之久。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玉米的珍贵程度丝毫不低于土豆、番薯,只不过世人被高产恍了眼,短时间忽视了玉米。

农学院袁生甚至认为,在玉米种子多起来之后,应当如同普及棉花一样去普及玉米,也就是说,强制分出一部分田地去种植玉米,足见玉米的珍贵。

朱元璋并没有停留到丰收的喜悦里不可自拔,在九月二十五日,结束了远航水师侯爵、伯爵、将官的休假,下达旨意,福靖侯赵海楼等坐镇水师总营,海青侯黄元寿、清江伯高令时、永绩伯梅鸿等前往南洋水师,东亭侯王良至山东水师,西溪侯秦松主持淮安水师训练,江元伯于四野等前往东南水师……

无论去水师总营还是水师分营,这些人担负的使命就一个:

整训水师。

在这些人离开金陵之前,朱元璋在武英殿为其送行,举杯言道:“你们拥有丰富的航海经验,也经历过波涛考验,朕希望你们能毫无保留地,训练出一支又一支强大水师。”

“唯有如此,大远航才能继续下去,大明的船队才能走得更远。万望你们用心整训,莫要懈怠。待有朝一日,朕还会再派船队,扬帆远航!到那时,朕希望你们能扛起大旗!”

赵海楼、黄元寿等人纷纷领命。

朱元璋指了指一旁屏风上挂着的舆图:“傅友德、蓝玉坐镇辽东,若是有合适机会,他们会与纳哈出较量一番,辽东都司一旦有所请求,山东水师分营当作其后备力量,提供相应后勤,不必参战。”

“淮安水师分营、东南水师分营,重点在于游弋巡察,一来察查走私商船,二来防备倭寇、海贼入侵,确保沿海靖平。最难的是南洋水师,因为封锁安南沿海,导致部分水师兵力被迫长期驻留在安南外海。”

“这次前往南洋水师的将官,准携带二十艘蒸汽机大福船南下,军士三千。安南那里,朕希望你们能看好了……”

黄元寿、高令时等肃然领命。

一切安排妥当,水师新晋的四侯二十六伯,除了坐镇航海学院的飞云伯李子发外,全部离开了金陵,分散至各地水师。

出京途中,大福船之上。

高令时看着一脸怀念的黄元寿,凑上前,轻声道:“海青侯,陛下对南洋的安排,似乎另有深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