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六十六章 改个号,娶个小,下个海

第六十六章 改个号,娶个小,下个海(2/2)

目录

谢芳上前一步,低声道:“这当了官的,一开始需要办两件大事……”

比如唐寅唐伯虎,别号六如居士、桃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

不怪三品官低头,就是尚书遇到监察御史,恐怕也得小心谨慎,万一被他们弹劾睡觉时没脱官服,吃饭时没用银器,上朝时官帽歪了,衣服斜了,轻则被骂,重则贬官啊……

这一日,办理官凭的人寥寥无几,主事许石闲散地与典史王常闲聊,见有人来了,王常坐着开口:“是办理官凭的?”

顾正臣看着谢芳,有几分严肃地说:“谢管家,你这是让顾某违背朝廷律令法条啊,可敢对沐都督同知如此?”

现在借钱,日后用俸禄还债。

顾正臣瞪大眼,这,这也算?

谢芳嘿嘿笑着,引着顾正臣迈过吏部高门槛,介绍道:“洪武五年六月时,陛下定分六部职能。吏部掌天下官吏选法、封勋、考课之政,其属有三。这

顾正臣有些感叹。

谢芳心头一惊,连忙说:“我只是……”

许石了然,上前一步,将一份文册,一份官凭递给顾正臣:“这是顾知县的赴任官凭、到任须知。还有,这里按押到任期限,计其里程,除去在金陵时日,顾知县应在十一月十六日抵达任上。”

时间一点点过去。

顾正臣有些疑惑,自己来到京师之后,没树敌啊,最多就是东宫时让几个太子宾客、太子谕德失望了一点,谈不上得罪吧?

能让三品官畏惧谄媚的七品官,在这京师之中恐怕也只有御史台的监察御史了!

别看这群人只是七品,权利可谓巨大。

谢芳看了一眼,解释道:“他们都是京中富人,专作京债。”

御史台专纠劾百司,辩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

“你就是顾知县吧?在下主事孟仁。”

王常还以为顾正臣等人已走,不成想还待在此处,疑惑地说:“奇了怪,郎中在啊,缘何还没办成,我去打探一下。”

顾正臣皱眉,会客,什么客人都会这么久?

王常与顾正臣一问一答,写黄很快结束,王常将黄纸个贴置籍册之中,拿起来去找主事报请加印。

估计这一套感染力太强,以致于明中后期一些仆人也开始装起来,比如严嵩的家仆永年,号鹤坡,张居正的家仆游七,号楚滨,这个名字怎么听着像是出殡……

这群人专盯赴任外地的官人,官老爷手头紧,没钱,这些人借给,到了任上再还钱。朱元璋给官员发道里费,为的就是避免官员举京债。

顾正臣倒没想起个号,至于娶个小,这个更是令人悲伤,大都没有,何来小……

顾正臣有些疑惑,不就是盖个印,领个到任须知的当官说明书,至于这么长时间,难不成郎中消极怠工?

因为官员人事升迁比较频繁,升官需要贴,贬官也需要贴,平调还需要贴,所以贴黄很多时候见于文武档案之中。

日后翻个档案,何年何月,升迁降转,续附转贴,一目了然。

顾正臣上前两步,行礼道:“正是。”

“无妨,谢管家也是为了我好,毕竟有些法度并不严苛。”顾正臣打断了谢芳的话,平和一笑:“早晚需要赴任,早一日去,也好早一日了解民情。”

顾正臣凝眸,对上了七品官员充满戏谑的目光。

贴黄制度,也称贴黄、押黄,唐代首创的公文改错制度。

凡学术不正,上书陈言变乱成宪,希进用者,劾……

顾正臣问。

谢芳看了看左右,见无人注意,便低声说:“顾先生有所不知,朝廷虽明确有赴任期限,然仍有不少官员居留金陵一二月者,你想想,这揭借财物,置辨衣装,娶妻买妾,哪个不需要时间。当然,规定上来说,应在领了官凭之后半个月内启程赴任。”

可问题是,老朱给的是道里费,顾名思义,就是路上的销。至于置办家具,买几个仆人,娶几个小妾,吃好喝好的钱,老朱可是没给啊……

“十一月十六日?”

司勋部,设郎中、员外郎、主事各一人,都吏一人,令史二人,典吏四人。

“我貌似没招惹监察御史吧?”

忘记了,老朱给的俸禄又低,京债利滚利滚利,还不起了,没关系,地方官员嘛,捞油水的手段多,别说京债,就是国债也还得起啊……

顾正臣了然,沿着青石板铺成的道路走向司勋部。

现在是八月十六日,十一月十六日到任,足足三个月时间,这给得空闲时间是不是也太长了?

不对啊,这不符合老朱的办事风格,他一个工作狂,怎么可能任由官员几天能到任的,三个月才到任?

顾正臣冷静下来,打开了赴任官凭,骤然凝眸,里面赫然写着:

授顾正臣广东肇庆府阳江县知县。

“我靠,我要下海了……”

顾正臣打了个激灵,说好的应天府句容知县,怎么就飞到了广东阳江……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