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唐奇谭 > 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顺势

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顺势(1/2)

目录

因此,这一次这些新洲诸侯外藩,花费大半年的光景,万里迢迢的顺势远渡而来;就是想向宗藩院发起动议,谋求解禁诸侯外藩的军备控制;并且籍以东海公室的专属渠道和特权,得到更多中土出产的兵器甲械。

尤其是爆炸物和燃烧物为主的火器;据说在对付那些荒野游荡的不明异类、精怪;乃至兽灾、兽害,都十分的有效果。就算一时没法完全解决问题,也能将其暂时驱逐、惊走;这倒是一个相当意外的思路和对策。

当然了,大巡洄船团带来的,不只有贡赋和土供、酌金;还有数量更加庞大的领地物产。比如西原之地的棉花、大豆,及其相应的初级加工品;北野地域的皮货、毛呢和丰富的矿物提炼,霜土地的贵金属和油脂。

南方大湾地(加勒比海地区)的糖、茶、烟草、甜酒、苦豆等热带、亚热带物产,乃至更南方下新洲的干椒、果脯、豆类、薯粉、树胶、腌鱼;玉石、珍珠和金银,乃至是一些珍稀的铁木,苏木和香草、胭脂虫。

同时,他们对于中土庞大而过剩的民间丁口,及各种成熟的手工业制品、大宗民生物资的需求和渴望,也是几乎无穷无尽的。而由此产生的可观贸易流通,都汇聚在夷州大岛上;再经由各地奔赴的商人分流内陆。

因此,除了朝廷例行的抽分和征税、指定采买,夷州本地公室和藩属的包销部分之外;同样可以给夷州本地的市面上,制造出持续一年半载的景气和繁荣;但也同样因为人多口杂的混乱,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事实上,盘踞在夷州民间的灰色地带,被称为藩人帮、归化人的群体;还有依附公室及藩属的藩奴,很大一部分就是由定期巡洄的船团,持续所带来的产物。因此历代留着底层藩人帮会和团伙,就是为聚而治之。

而江畋作为代表公室的世子,也要逐一的接见和招待,这些上供和进贡的诸侯臣藩、小国邦属;接受他们各自的献礼,同时按照三六九等的藩属等秩,赐下相应规格的回礼;比如蜀锦春彩、苏绣吴缎的冠带衣饰。

邢、越、洪、鼎、岳、寿等地,知名官窑出品的诸彩、青瓷和白瓷的整套生活起居器物;又如精工印刷的四门学、国子学、数术、律法、四书五经等方面的书籍;又如对应身份的旗鼓仪仗、枪仗门戟等排场物件。

但在那些新洲诸侯外藩中,最受欢迎也是最为追捧的,毫无疑问还是中土产出的精良兵器;而做为东海宗藩之长——通海公的领下,除了不能私造马甲、明光、光要、细鳞、山文、乌锤外,却可以自产其他的七种。

而对于长兵器和弩机的限制,也仅限于马槊、长稍和木单弩、擘张弩等几项制式军品。因此除了一些强力的大诸侯,或是宗室、外戚出身的藩属;可以有门路直接在朝廷方面,设法弄到一些官军制式的现役装备。

大多数的诸侯外藩、臣邦属国,还是只能老老实实的争取,朝廷每年提供的配额,获取一些只能淘汰回炉的老旧军械。或者求诸于各自所属的宗藩之长/公室;利用宗藩法度上的模糊界定,获得甲械军备的补充。

因为,无论是在《大礼议/再释》,还是最新版本的《周礼新编》中;允许各大公室有限的自备武装,以为威慑和镇压各方不臣、逆乱之需。但在严格限制相应军械流转贩售的同时,却没规定不能向下赏赐臣藩。

因此只要不是数量太大;身为公室之主在饮宴、游猎和其他娱乐项目中,兴之所至或是一时兴起,分批赏赐追随的臣藩一些甲仗军械;也是司空见惯的应有之义。而感恩戴德的臣下,奉献金宝财货也是情理之中。

这同样也是公室内府日常家计之外,不列入明账/公孥的一宗额外进项。毕竟,兵器甲械、弓弩箭矢这种东西,只要使用就会有损耗;就算完全不用封存起来,同样会逐渐老化、锈蚀腐朽,乃至是虫蛀鼠咬之患。

因此只有在大一统中央王朝的治下,才能维持相应更新换代的产能规模;而位于四夷九边的诸侯外藩,想要对领下和周边的土族、外夷、番胡;形成相对优势和代差,就必须仰赖中土天朝的稳定输供和贸易往来。

当然了,在大多数情况下,公室内府会按照所在地域/州府,或是宗族、家系的渊源;将对应的诸侯藩属代表,召集在富庭宫中的某一处宫苑;举办招待公宴以为笼络人心和拉进关系。江畋则只需要露个脸就行。

基本上,就是由主持宴会的内宰,介绍各家藩属的来历,使者/代表的出身背景;点名一般的混个脸熟,再行过第一轮祝酒礼,就可以籍故退场了。事实上,也没人会在这种场合谈事情,而更多是私下进行交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