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 > 第441章 自古套路得人心

第441章 自古套路得人心(1/2)

目录

梅殷会产生这种想法,再正常不过。

毕竟,除了这些之外,别的上面他也想不了太多。

不论他怎么想,都绝对想不到,老朱这家伙,居然也开了挂,有着一个模拟器。

能够通过模拟器别人的人生,看到未来。

而他,如今已经被老朱用模拟器观看了一番。

发现了他很多的秘密……

朱元璋在这里看了很久,也问了没不少的关于蒸汽机,还有蒸汽火车的设想……

要不是老朱在离开双水村之前,又去看了宁国公主和果果,在这里吃了顿饭。

梅殷都觉得,朱元璋这次过来,根本没有别的事,就是专门过来看蒸汽机的。

不过,别管怎么说,梅殷此时的心情,还是很不错的。

这不仅仅是因为,他把蒸汽机给弄了出来。

并且,朱元璋还承诺他,今后把蒸汽火车弄出来后,会给他封侯。

最为重要的,还是蒸汽火车这份,轻易的就说动了朱元璋。

原本的时候,梅殷还在想着,在今后要通过什么样的办法,才能够说服老朱。

让老朱知道,这蒸汽火车到底有多好用。

从而获得老朱的大力支持,在全国开始铺设铁路。

毕竟研制蒸汽机,还没有蒸汽火车这些东西,他都可以自己来做。

但是到了今后,进行推广之时,还是需要老朱点头,以及给出大力的支持方才可以。

这东西需要耗费的钱财,实在是太多了。

需要处理的东西,也同样是特别的多。

若是没有官府的大力支持,想要靠个人,将其给弄出来,根本不现实。

哪怕是他现在,颇有家资,想要凭借个人的能力来修建这些,也根本不可能。

他就算是混身是铁,又能打几颗钉

所以,这种基础性的大项目,还是需要国家来处理投入大量的钱财才可以。

不过,现在老朱的反应,却让他着实特别的意外。

给了他一个大惊喜。

完全省了他这一步。

如此也好,这样的话,接下来在做这件事的时候,就显得更加的顺畅了。

他不必再多费什么口舌。

“想不到,是父皇这样开明的人,

我还以为,想要让他同意这事情,今后必然还要费很多的功夫。

哪能想得到,父皇一眼就能看出来,你夫君我弄出来的这东西不简单。

我还没怎么说,他就已经决定大力支持了!”

梅殷望着宁国公主,笑着说道。

脸上带着笑容。

“咯咯……”

宁国公主笑了起来。

“父皇他敢不重视吗

不重视的话,他就不怕夫君死谏他”

宁国公主的话显然是玩笑话。

梅殷闻言,跟着笑了起来。

伸手在宁国公主的脸上揉了揉。

显得很是亲昵。

接下来,梅殷那边就将大部分的精力,都给放到了制造蒸汽火车,以及制造和改良蒸汽机上面。

争取在尽可能快的,弄出切实好用的蒸汽火车。

好好的给众人开开眼!

同时,也是为了完成自己的梦想……

……

而朱元璋那边,也在着手迅速的消除胡惟庸造反,以及他这里废除丞相和中书省等事情,造成的巨大动荡和风波。

经过一两个月时间的磨合,他这边,已经是逐渐的习惯了废掉丞相和中书省之后的日子。

对于梅殷这个女婿,也同样挺感激。

若不是梅殷,给他说了内阁制度,这样一个好使的制度,用来代替丞相和中书省。

他这边废除了丞相,还有中书省后的日子,当真是一点儿都不好过。

政务是真的多。

若是没有内阁进行帮助,他这边咬咬牙,也能够坚持下来。

能把事情给做了。

但是自己家标儿,只怕会扛不住。

时间短了还行,长时间下去,身体也必定会如同自己看到的未来那般垮掉。

而在把这事情给处理的差不多,一切都进入到正轨之后。

朱元璋这边又开始闲不住了。

准备弄出一件新的大事

这事不是别的,而是准备开始清查田亩,建立黄册。

这件事儿,朱元璋已经是想了很久了。

但却一直都没有付诸行动。

不是他不想,他做梦都想!

而是因为时机不到。

一方面是因为,大明才刚建立,有着诸多的事情需要去。

二来则是,清丈田亩的事儿,历来都是特别敏感,还牵扯到众多人的利益。

很容易就会引发巨大动荡。

光武帝刘秀,这个在史书之上,被许多人大夸特夸的人,能取得了天下,却清丈不了田亩。

从这里就能看得出来,这清丈田亩的事儿,到底有多难办。

有多少人会反对!

而朱元璋现在准备开始着手清丈田亩,一方面是他觉得,胡惟庸以及丞相制度,已经被废。

六部直接对他负责。

已经将很多的权力,握到了手里。

而经过了之前的空印案,还有修建中都的事。

也敲打了一番勋贵,清理了一批,地方上的贪官污吏。

整体而言,要好上很多,阻力要小上不少。

也建立起来一个比较强有力的机构。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则是,梅殷弄出来的那算数书,非常精妙。

已经在国子学里,进行大力的推广。

国子学的众多学子,现在的数学水平,那是突飞猛进。

可以说是一日千里!

如今已经培养出来了,大批在算术上面有着很深造诣的人。

有不少人,让他们继续深入学习,或许还不行。

但是把他们派遣出去,到地方上去,按照他们所学到的知识,核算田亩知识,还是没有任何的问题。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朱元璋自然而然是要开始着手做这件事了。

这在他看来,这才是一个国家的根本。

哪怕是听从梅殷之言,来了海,并且在商业上面,也有了一定的调整,获得了不少的钱财。

可在朱元璋看来,这土地依旧是重中之重。

依旧是国之根本。

毕竟靠商业,海运吃饭的人终究是少数。

绝大多数大明的百姓,还是要依靠土地,来种获取粮食,获取生存的物资。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清丈田亩,依旧是头等的大事。

是必须要做的!

必须要明白,大明有多少地,每家门口又有多少田。

而且,还要明白他们的田是上等田,还是下等田。

是旱地,还是水浇地……

各方面都要明确。

这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

只有对这些了如指掌,才好制定政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