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季汉当兴 > 第六百一十四章 终破长安(十三)

第六百一十四章 终破长安(十三)(1/2)

目录

建安二十四年,汉军在汉中、襄樊两地掀起了一连串的胜利,似乎正按照隆中对一路出秦川、一路出荆州的方略顺利施行,可诸葛亮那时就隐隐觉得其时并非恢复中原的真正时机,果然后续接连不断的惨败验证了这一点。n

如今汉军再一次取得了像汉中大战、水淹七军那样的辉煌胜利,可诸葛亮再无当年的那种隐忧,相反他非常肯定地相信只要收复长安、攻取关中,汉室兴复就不再是一场镜花水月般的幻梦,而是一个可以实现的伟大理想。n

“威公,马上派人给子龙将军他们传话,告诫众将:不要心急,稳扎稳打,收复长安,指日可待。”见大军的攻势再一次被魏军击退,诸葛亮没有丁点沮丧,回到帅帐无比轻松地对杨仪吩咐道。n

杨仪拱手应道:“诺,仪这就去安排。”停顿片刻,又用无比佩服的眼神瞧了诸葛亮一眼,赞道:“旧都收复在即,丞相竟还能如此从容,我等当真远不及也。”n

“哈哈,威公你怎么也学会拍马屁了。”n

杨仪笑道:“冤枉啊丞相,此乃仪真心之语,何故谓之拍马屁?”说完,弯腰拜了一拜,转身离去。n

他为人素来不苟言笑,此刻竟也少见地开起了玩笑,显是汉军胜利在望,军中氛围开始变得轻快起来。n

“都督,诸葛亮甫一回军便立即发动猛攻,看来大司马他们是又一次败于蜀军之手,再也无法增援我们了。n

现如今的长安已陷入孤立无援之境,随时都有可能陷落。某以为长安已无坚守的必要,我等该想法子撤离了。”趁着再一次打退汉军进攻的间隙,郭淮来到东城对夏侯儒谏言道。n

夏侯儒坐在地上,背靠着城墙喘着粗气,待气息稍微和缓方才回应:“伯济,难道局势真到了这种地步么?你要知道长安乃关中的根本,一旦我们就此撤走,日后怕是很难收复关中乃至整个雍凉了。”n

“都督,淮身为雍州刺史,负有守土之责,若非到了万不得已,岂会轻言撤退?眼下大司马他们退守蓝田,自保尚且吃力,就更难说发兵来解长安之围了。n

而关东援军迟迟未见消息,想来是被蜀军挡在了潼关,潼关险要,卒难攻破,关东援军就更加指望不上了,长安已成了一座外无援兵、内为悬军的孤城,困守此地只能是全军覆没。n

再则照蜀军今日的攻势来看,我等也不可能坚守长久,说不定明日就会有座城门被蜀军攻破了,形势如此危急,我等再守下去已无意义,还不如撤回关东,能为朝廷保存一分实力就保存一分,如此才是报效天子的最佳方式。”郭淮苦口婆心地道。n

夏侯儒沉吟半晌,点头说道:“不错,伯济你分析得很对,长安已不可守,我们须得保存有用之身返回关东以图后计。n

纵然回去之后会面临天子的降责,你我也须从容面对,把蜀军现在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奏于天子知晓,才是我等臣子的本分。”n

“都督说得是啊,蜀贼的实力已非刘备亡时可比,诸葛亮、杨清、赵云等辈更是一个比一个厉害,之前朝廷就是没有对西蜀提起足够的重视,这才被诸葛亮打了个措手不及。n

其实自陇右沦陷后,我大魏就已然在雍凉失了先机,以致于今天处处被动,连长安都不得保。n

我等必须返回关东告诫天子和诸公卿大臣,从此以后我大魏的防御重心必须从东线换到西线,剿灭吴贼可以先放一放,蜀贼才是我们的头号大敌。”郭淮道。n

夏侯儒颔首道:“是啊,此战过后必须召四方精兵不下二十万屯于弘农、河东一线,如此才有机会收复雍凉二州。”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