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对症下药(2/2)
按望诊,舌诊一篇所言,乃典型阳虚之象。
而按阴阳五行论一书所言,阳虚,
则是指阳气少了,阳虚则阴盛,为阴寒之症。
结合脉象与面诊的判断,楚牧心中,俨然已有了答案。
楚牧沉吟片刻,又细细梳理一番,确认没有纰漏,才看向李老:“阳虚阴寒,乃是阴寒之证,当以温补为主。”
李老点了点头:“说说诊断的依据,”
楚牧组织着措辞:“按脉象来看……”
一番话说完,李老点了点头,没否认,也没赞成,反倒是话锋一转道:“既然如此诊断,那药方如何开?”
“药方………”
楚牧有些迟疑,诊治的话,照本宣科也能分辨一二,但开药……
沉吟片刻,楚牧略有些不确定的出声:“按药方论之记载,阳虚阴盛,温补为上,首要为去寒扶阳。”
“以伏鳞草去寒,龟寿扶阳,再以青芍,白露……”
听完楚牧所言,李老未曾言语,执笔沾墨,洋洋洒洒在纸上写下了一篇药方,递到了楚牧手中。
“按药方抓药,你好生琢磨一下。”
楚牧接过药方,仅仅只粗略扫了一遍,却瞬间就有种豁然开朗之意。
他只照本宣科的想着阳虚阴盛,但又到底是哪里的阳盛?又是哪里的阴虚?
又为何会阳盛?为何会阴虚?
知人,知药。
人知不彻底,药也知不彻底。
如此,不可谓不浅薄也!
顺着这药方联想下去,他一直欲琢磨辅助习武的药方,不也正是这个道理嘛。
气血修行,纳五气炼化,蕴养五脏六腑,让人体向非人转变的同时,人体阴阳五行,也自然会随着这个转变,而逐步平衡扩增。
辅助气血修行,自然也要讲究对症下药,只不过这个症,非是病症,而是对应人体五脏六腑,对应人体阴阳五行。
和治病救人,几乎是同样的道理。
区别只是在于,一个是对症下药,去除病症,让人体阴阳五行重归平衡。
一个也是对症下药,让人体阴阳五行,在气血修行的体系之中,平衡增长。
隐隐约约,楚牧觉得,自己似乎抓住了关键点了。
将药方抓好,目送女子离开,楚牧便怔怔的望着这张药方,脑海之中的自身所学,与女子的病症以及这张药方,一次次的交相呼应,一次次的梳理思考。
许久,楚牧才稍稍回过神,目光挪转,随即定格在桌面上的数册医书之上。
从中抽出一本,书名“病症”,非是传统的医书,而是李老所著,即整理其行医以来遇到的诸多病症以及诊治药方。
以往,楚牧观之,因医学底蕴不足,总有些云里雾里,故而粗略翻阅后,便搁置起来。
眼下,楚牧觉得,这一册“病症”,恐怕才是他所阅医书之中,最重要的一册。
沉吟些许,楚牧拿起这一册病症,书封翻开,其中字体映入眼帘。
只是片刻,楚牧便深深的皱起了眉头,以他目前的所学,眼前所著,还是太深奥了。
他代入书中的李老角度,病症清晰的情况下,试着模拟药方,最终却与标准答案再次南辕北辙。
楚牧瞥了一眼光幕面板上又再次积累不少的“灵辉值”,没有犹豫,心念一动,“灵辉加持”降临。
专注,依旧是那般专注,但原本的思维,却已然跃迁。
虽依旧复杂深奥,但智慧思维能力跃迁之下,理解接受能力,却也同样随之跃迁。
一页,一页翻阅。
时光荏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