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揣测帝心(2/2)
前面两条都好懂,最后这条什么意思?
“说白了,我身上流着反贼的血,曾曾祖父敢和当初的圣上叫板,是反贼,也有一腔孤勇。陛下也想看看我身上有没有这种孤勇,我若是忠于他,还有孤勇,或许能助他一臂之力。”
“我也好,官媒也好,都是陛下牵制朝臣,阻断他们利用姻亲变强变盛的工具。”
如果傻傻地抱着只做媒人的心思去了官媒,不能替皇帝排忧解难,那就彻底没了前途。
凌不语一番答疑解惑,所有人都恍然大悟,这么说,还有余地?
对凌不语来说,这事没什么难的,皇帝要拿他当把刀,从那些朝臣想象不到的角度开刀。
他得做好这把刀,用得顺手,皇帝一开恩,他还有让凌家重回巅峰的机会。
要是连皇帝的意图都领会不到,这第一步就宣告结束,再没有以后。
“当今这位圣上果然不是好惹的。”凌长河叹道:“先帝在位时频频被朝臣裹挟,这位应是看在眼里,如今他刚刚坐稳位置,就想着筹谋了。”
自古伴君如伴虎,孙子猜透了皇帝的心思,就得和皇帝为伍,一荣俱荣,一毁俱毁。
可怕的是他是皇帝,再不济还端坐在龙椅上,孙子可能就沦为弃子。
“我怎么觉得这是个机会,但也风险重重呢?爹,不语是这一代里唯一的男丁,可不容有失啊。”说话的是凌不语的大伯:“这是保命,还是保前途?”
“命,前途都要。”
凌不语的语气不容质疑。
在场众人面面相觑,凌家大伯抬头望天:”有福,也得有命享才行!”
“福?在座的往上数三、四代,哪个不是正五品以上?祖上没享过福?”凌长河突然看向在座之人,这中间有凌家人,还有六七位是和凌家一样参与当年谋反之事的罪臣之后。
被凌家祖父这么一看,那看着最糙的中年男人拍着胸口道:“这是当然,我们阮家当年官拜正三品——千牛卫大将军!”
“我们云家当年也是从四品明威将军。”
“我们赵家祖上不是武官,是文官,正三品太子詹士。”
“史家,归德将军。”
“路家,金紫光禄大夫。”
这话一出,大家看向那和凌不语差不多年纪的年轻人,当年那场谋反,文武官皆有参与,最令当朝震动的便是似乎从不站队的路家,这位也是路家的第四代孙路青云。
凌不语看着满客的宾客,都是与凌家祖上一样被贬为良籍的前朝臣后代,同是天涯沦落人,他和路青云交换眼神后说道:“凌家,曾曾祖父为兵部尚书,正三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