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谢三公子(2/2)
同理,这些挑事的江湖势力头顶上也会有一片云,而且不是秦家和李家,多半是江南的地头蛇。
江南很大,一度是儒门的大本营所在,不是只有一个张家和一个苏家,各路世家势力多如牛毛,秦家和李家的势力范围一直在北边,在江南经营不多。
比如这个谢三公子。
谢家是典型的儒门世家,而且是顶尖世家,谢家在儒门的地位类似三大家族在道门的地位。不过在道儒之争的时候,谢家顽抗到了最后。后来道佛之争的时候,谢家又参与了暗算东皇的大报恩寺之变。
这就导致玄圣不喜欢谢家,东皇更是对谢家厌恶至极,明确表态要让谢家人做不成大祭酒,连续两代领袖的直接打压,这才给了程家乘势而起的机会。
随着道门内战,这些儒门之人也不安分起来。
小殷进一步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难怪天师要求招安为主,而不是直接镇压,这些儒门世家扎根江南何止千年,树大根深,盘根错节,想要在短时间内将其连根拔起是十分不现实的,所以要安抚为主,不求他们帮忙,只求不拖后腿。
等到道门解决了主要矛盾,再回头慢慢算账也不迟。
今天闹得欢,明天拉清单,都要清算。
小殷如此想着,耳朵也听着谢三公子的有关事迹,或是智斗戏耍道门恶道士,或是略施小计惩罚道门恶道士,听着是挺爽的,就是不知真假。
小殷倒是不否认道门的确存在败类,毕竟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可这个谢三公子的事迹明显有通稿嫌疑,无非是用道门道士当丑角来反衬谢三公子这个主角,邀买名声,想要干什么?
小殷在玉京住了这么久,什么人没见过?
名利从来不分家,这人求名,跟那些贪财的商人没什么区别,无非是想要登高一呼,成就大事。
小殷可不是怀春少女,听了一点添油加醋的传说便悠然神往,她只觉得其心可诛,若是让她找到这个谢三公子,先给他三拳,公子,狗脚公子。
三拳不够,还有六棍,小殷已经修炼到一眨眼出六棍的水平,保证打得直叫唤。
不过话说回来,负责接应的人怎么还不来?
还是说已经到了却没有现身?
都说大队铁骑难以在江南地区发挥全力,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江南地区水网密布。
所谓沙洲,是河流、海滨、湖滨中露出水面的沙滩,大小各有不同。在云梦泽边缘的一处芦苇荡中,有一处偏僻沙洲,多年前,也不知何人在此地建起了一座小小庙宇,不供奉三教神佛,而是供奉五通神,属于淫祠。
五通神被认为擅长变幻,迷惑人类,和北方的狐妖相似,能使人短时间内暴富,所以很多人会供奉祭祀它,以祈求得到意外之财、能不劳而获,因此,五通神也成为了民间财神的一种,在江南深受广大百姓的欢迎。
不过五通神亦被视为作恶的野鬼,最大的特色就是“尤喜淫”,经常化作美男子、或随人心中所喜而化形。无论是儒门当政时期,还是道门当政时期,都属于严厉打击的对象。
此时庙宇已经荒废,有两人正借此地密会。
其中一人儒生打扮,另外一人则是典型的江湖人,颇有草莽气,亦不乏精明强干。
儒生道:“此番反齐大会得以顺利举行,多赖老兄谋划,我回去之后定当禀报公子,为老兄请功。”
江湖人神情不变,淡淡道:“在下不敢居功,当日若无公子施以援手,将我从幽狱中捞出,我早已成了江南道府的刀下之鬼。这次既然是公子有令,我自当誓死效命,只是此番聚义殊为不易,却是不可轻掷生死。”
儒生微微一笑:“这是自然,如今江南道府大军云集,便是国师也不敢轻言取胜,我等又岂敢存此妄想。不过是招揽义士,成就盟会,只待时机一到,便一同举事,到时候烽烟遍地,摇撼地方,与皇帝陛下的大军遥相呼应,未始不能成事。”